俄乌局势引全球巨震:“宁茅”集体破位 外资恐慌减仓?
据新华社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21日晚签署命令,承认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国际市场剧烈波动,欧洲股市隔夜大跌,亚太股市开盘普遍重挫。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0.96%;香港恒生指数跌幅高达2.69%。由于美股周一休市(美国公共假期),交易员普遍持审慎态度,后续美股波动或继续传导至全球市场。2月22日,宁德时代、贵州茅台这两大外资重仓股“抱团破位”,交易员怀疑有避险资金流出的迹象。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出73.4亿元。
截至北京时间2月22日17:55,美股恐慌指数飙升至30.75,大涨超10%。美股三大期货指数重挫超1%。
全球正为巨大地缘政治风险定价
高盛发布报告表示,全球市场已经在为巨大的地缘政治风险定价,但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爆发冲突,所有行业的风险溢价都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股市将下跌6%以上,欧洲股市下跌9%以上。
“俄罗斯宣布,普京计划签署法令,承认乌克兰由分离势力自封的两个共和国独立。此举可能被认为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借口,而拜登-普京峰会召开的前提是没有入侵,所以可能激怒各国领导人并促使拜登退出两国峰会。俄罗斯还宣称,乌克兰叛军曾试图乘坐武装车辆进入俄罗斯。”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辛普森(Matt Simpson)对记者表示,峰会的召开看起来希望渺茫。随后涌现经典的避险走势,投资者进入债券、黄金与瑞郎避险,导致美国股指期货和债券收益率一起下跌。
瑞郎为最强主要货币,表现甚至强过日元。而在俄罗斯一旦入侵乌克兰可能遭遇制裁的前景打压下,俄罗斯卢布表现低迷。“卢布对美元下跌3%左右,标准差为2。2020年3月以来这种情况只出现过两次。”辛普森表示。
关键在于,过去几周,市场其实并未充分为风险定价,这似乎预示着后续波动可能加剧。“军事冲突仍是大致平稳的市场局面所面临的最大单一威胁,但恐慌指数(VIX)最近也基本平稳,大部分交易位于20%~30%的惯常区间。G7经济体外汇市场波动率上升,而新兴经济体外汇波动率降低。我们认为,风险环境恶化幅度超过许多市场信号的确认。”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师罗伯逊(Eric Robertsen)对记者称,“请系好安全带。”
截至目前,新兴经济体货币尚未做出反应。例如,印尼卢比和卢比债券收益率历来是衡量避险情绪的良好指标,特别是在美国债收益率飙升的时候,但卢比一年波动幅度低于10%,并接近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机构认为需要警惕后续波动放大。
近期,受俄乌关系恶化等因素影响,油价和天然气价格再次冲高。俄罗斯是除了沙特阿拉伯和美国之外的世界三大石油生产国之一,供应产量约占世界需求的11%,欧洲是俄罗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2020年,俄罗斯约有一半的原油和凝析油(48%)出口流向了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荷兰和波兰。若紧张局势加剧,经过乌克兰的输油管道或被迫中断。相比石油,欧洲更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紧张局势对天然气影响更大。
事实上,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从2020年的低点上涨400%,罗伯逊表示,这一涨幅已经超过全球金融危机时250%的涨幅,且多个主要经济体天然气价格亦大幅上涨,当前美国汽油价格仅落后2008年的高点4.11美元15%左右。能源价格的上涨对民生、通胀、货币政策以及资本市场都将构成巨大影响。
外资重仓股破位下行
地缘政治风险同样打击了A股风险情绪,22日,上证综指收盘跌幅近1%,港股更一度跌幅逼近3%。
截至收盘,宁德时代跌1.18%报504元,贵州茅台跌幅达到3.68%报1807.87元。根据通联数据Dateyes,截至14:00,北向资金净流出近100亿元。数据显示,贵州茅台外资净卖出6.9亿元,兴业银行、隆基股份、中国平安分别被净卖出2.16亿元、1.63亿元、0.83亿元。
截至14:30,“宁茅在手”的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美元指数主力跌1.7%。该指数自2021年12月13日触顶以来,至今回撤幅度超过了11%。
此外,中国结算公布了1月投资者数据变化情况,1月,新增投资者环比降3.6%,同比降36.77%,降幅创近6年新高。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对记者表示,与投资者入市低迷一致的是市场明显缺乏增量资金。今年1月公募基金(股票型基金加混合型基金)发行量只有700亿元,而2021年1月公募基金发行量则有5000亿元。同时,北向资金流入量也明显缩水,今年以来截至2月21日,北向资金净流入只有216亿元,而去年同期净流入886亿元。随着公募基金净值快速下跌,不排除会出现基民赎回,这对机构抱团的股票压力很大。
同时,海外通胀的上升以及美国货币政策的收紧预期,令全球风险偏好下行,带来美国股票以及比特币等风险资产价格下跌,美国三大股指震荡下行,比特币价格弹性更大,已从去年11月初的69000美元下跌到近期的4万美元左右。
不过,外资的抛售行为可能更多是对风险事件的紧急反馈。事实上,Choice数据也显示,近期外资有持续抄底新能源板块的迹象。过去5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增持市值最大的几只个股分别是:东方财富(11.64亿元)、汇川技术(10.65亿元)、比亚迪(6.71亿元)、阳光电源(6.17亿元)、招商银行(5.93亿元)、伊利股份(5.49亿元)、宁德时代(4.81亿元)、中微公司(4.76亿元)、上海机场(4.7亿元)等。
上投摩根基金经理赵隆隆对记者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新能源赛道出现了一波显著的调整行情。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新能源车渗透率稳步提升的趋势仍将延续,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增速较其他行业而言仍处在第一梯队。”
“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的调整,新能源汽车龙头或在竞争格局中更有优势的公司,当前的估值已回到40倍左右,而对应的增速预计则是超过1倍的增长。从动态估值的角度来看,估值水平已调整到相对便宜的水平。”赵隆隆认为可以从三方面进行重点布局——一是寻找在电池领域四大材料: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包括铜箔在内的环节,哪些环节在2022年还处于相对紧缺的状况,能够延续2021年供需紧张带来的投资机会;二是关注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来的产业链增长机会;第三是关注电池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除了新能源,外资也普遍布局了部分高质量银行股、有大资管逻辑的券商股以及博弈后续开放的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