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69头怀孕母猪被员工调包信丰温氏畜牧有限公司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露
近3个月,温氏股份股价下跌18.7%、69头怀孕母猪竟然被员工“调包”,一季度温氏股份的养禽业务受到了冲击……截至2020年5月31日,牧原股份最新市值报2649.7亿元,已远超温氏股份的1403.8亿元,后者曾经连续多年位居A股畜牧业市值第一位。
有分析认为,本次“猪周期”中牧原股份比温氏股份更加受益。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它们均由于生猪业务获得较好的盈利回报,但温氏股份的养禽业务受到了冲击,毛鸡售价同比下降15.33%,毛鸭售价同比下降29.15%,养禽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股价下跌引发投资者质疑
近3个月,温氏股份股价下跌18.7%,引发投资者质疑。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温氏股份提问:“对于温氏股价连续下挫,资金大量流出,屡创新低。请问公司是否隐瞒重大情况?为什么一直回避今年的出栏数?为什么今年出栏数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对此,温氏股份回应称,公司严格按照交易所的规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对于出栏数,它解释称,肉猪、肉鸡、出栏量较同期数据变动原因,已在每个月销售简报中详细说明。
在仔猪价格高企的当下,怀孕母猪被调包的稀奇事件,竟然发生在龙头猪企温氏股份身上。今年3月份,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温氏股份提问:“家贼难防?温氏69头怀孕母猪被盗,损失近50万元,是真的吗?”温氏股份回应称,经核实,2月底,该公司在江西赣州信丰县养猪场的69头已配种母猪全部被换成了未配种的母猪。公司发现后第一时间报案。
经警方查明:2019年12月,温氏集团有限公司租用刘某生的养猪厂,同时聘请其在养猪厂做事。犯罪嫌疑人刘某生为节省成本、节省时间以更快让母猪下崽获得效益,动起了歪脑筋。于2月27日以35万余元的价钱购得70头未配种的母猪,随后雇车运送到温氏养猪厂旁,从温氏养猪厂盗出69头已配种的母猪装运上车,运送至其在其他地方租用的养猪厂,再将买回的70头未配种的母猪分配至空缺的猪圈里,涉案价值达50余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生因涉嫌盗窃罪,已被信丰县公安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温氏股份称,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管控,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据了解,温氏股份以生猪及肉鸡养殖为主,是“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的典型代表。此事将引起投资者对其养猪模式管理上的担忧。
记者了解到,3月12日,农业农村部、公安部下发一则《关于打击“炒猪”行为 保障生猪养殖业安全的通知》,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严厉打击“炒猪”行为,保障生猪养殖业安全。
行业格局:牧原反超温氏 坐上行业头把交椅
在养猪行业,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两家养猪大户凭借各自的养殖模式称霸南北,在资本市场也是互相赶超抢占“养猪一哥”。
记者发现,本轮周期下的行业龙头格局在发生变化。从4月份的生猪销售数据显示,牧原股份发布2020年4月生猪销售简报显示,当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9.9亿元,首度超越了龙头温氏股份当月37.78亿元的收入水平。从生猪销售量来看,当月牧原股份销售生猪124.7万头,温氏股份销售肉猪86.42万头(含毛猪和鲜品),单就出栏数量来说,牧原股份也已经连续两个月赶超温氏股份,坐上行业头把交椅。
在2019年10月份,牧原股份就在市值冲抵2157亿元之际,顺利超越温氏股份,成为A股市场生猪养殖板块的“新晋一哥”。截至5月31日,牧原股份最新市值报2649.7亿元,早已远超温氏股份的1403.8亿元。
有专家分析称,从基本面来看,牧原股份的养猪收入仍然占据绝对龙头地位,一方面,盈利能力方面牧原股份仍占据领跑位置;另一方面,牧原股份的业务更为集中,而温氏股份则兼顾养猪养鸡两类产业,牧原股份作为猪肉龙头股更为纯粹。
集中在生猪领域的牧原优势在财报有直观的体现。
财报显示,牧原2020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1.314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863.75%。而主要业务为肉鸡、肉猪的养殖和销售的温氏股份今年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8.92亿元-18.97亿元,同比增加510.9%-511.98%。由于养猪业务让它们均获得较好的盈利回报。但不同的是温氏股份在今年一季度被养禽业务拖累,数据显示,一季度其在毛鸡售价同比下降15.33%,毛鸭售价同比下降29.15%,养禽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出现较大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