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6家保险类机构成为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证券基金机构
12月6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网站发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评审结果公告》,共有21家机构成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
公告称,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国发〔2015〕48号)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相关评审规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评出21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
其中,6家保险类机构入选,分别为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对于此次入选的意义,平安养老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主要由三大支柱构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商业保险。除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外,作为二支柱的企业年金从2007年起进行市场化投资,并得到快速发展,规模已经达到1万亿元,实现较好累计投资收益,参与企业年金的人群得到很好的退休金补偿;而个人储蓄性商业保险虽然规模不多,但一直通过险资机构的管理,在分享着资本市场的成长。唯独缺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可谓有所缺失。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2006年起,在各方的努力下,不断经过方案设计、论证直至顶层设计,此次进行市场化管理,对于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有极大的意义。意义在于通过市场化长期性投资管理,能使更多的职工了解资本市场的发展,关注、参与到甚至更加关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多方良性互动,助推养老保障体系、制度、办法的完善,这方面的作用可能远远超出对投资成果的预期。同时,通过专业机构的投资管理,能为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带来市场化管理的理念,便于政策制定和实施部门转变基金管理的滞后思路,树立先进的管理方法,对接国际;通过市场化较为正确的投资,使职工分享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收益,长期来看,必会得到职工的拥护。
此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正式运作后,将增加权益投资的类别,对A股资本市场的意义重大,长期来看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上述人士认为,这主要体现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成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的稳定来源,形成A股价值发现和价值投资的稳定基石,倡导追求长期收益性的投资理念;基本养老基金进入股市将扩大机构投资者的队伍,投资者结构将因此由目前“散户为主”逐渐向成熟市场的“机构为主”转变; 基本养老基金作为追求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资金进入A股,将有利于减少股指波动的幅度和市场投机成分,遏制市场大起大落。
更多内容请下载21世纪经济报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