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物语

新华网严峻通胀压力或促中国全面收紧货币工具

Tom 0

新华网:严峻通胀压力或促中国全面收紧货币工具

新华网:严峻通胀压力或促中国全面收紧货币工具 更新时间:2010-11-13 6:56:22   CPI的继续高企逼促中国不得不抓紧考虑是否运用更有力的货币手段面对日益严峻的通胀形势。今年7月份以来,以物价持续上涨所显示的通胀压力引起了中国高层和民众的忧虑。

刚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4.4%,为年内首次突破4%,创24个月新高。此前三个月,CPI涨幅已经连续三个月超出3%的警戒线,分别为7月份的3.3%,8月份的3.5%和9月份的3.6%。

与枯燥的经济数据和晦涩的货币手段相比,中国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的是从春夏的“豆你玩”、“蒜你狠”直至秋冬的“姜你军”、“糖高宗”和“苹什么”,民间调侃的背后是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无奈,热衷囤货的同时他们也在翘首企盼。

北京的分析人士称,央行未来或将打出更多的货币政策“组合拳”,不单单是加息,货币工具全面趋于收紧将是大势所趋。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四大因素推动当前物价高企:粮食价格上涨;灾害气候等临时因素;中国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快速向城市流动造成的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热钱炒作。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国内国际因素叠加造成的过剩流动性是此轮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前10月中国新增贷款接近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规模也已近70万亿元,超过美国位居全球首位。其中,9月新增外汇占款接近2900亿元,比8月份多出近20%;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77亿元,远超4500亿元的市场预测均值。

近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在拉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加大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同时,也可能导致热钱流入中国牟利,助推资产泡沫,进一步加大通胀压力。

“在经济增长较为稳健、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宏观调控应该向防通胀倾斜。”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当前及今后几个月,收缩流动性、让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甚至适度收紧应成为中国货币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

他认为,虽然调控物价可以借助加大生产、保障供应、加强监管等行政手段,但若要从根本上解决物价上涨过快问题还应从调控货币入手,“收紧货币相当于牵住了通胀的‘牛鼻子’”。

决策层显然已经注意到通胀压力。继央行10月19日宣布自三年以来的首度加息后不到一个月,又决定自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中国今年以来对主要商业银行准备金率的第五次上调。

“在一个月内采取一次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应对流动性央行已经开始使用‘货币政策组合拳’的方式,向市场宣示了中国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心。”庄健说。

许多人将此轮央行回收流动性的手段与2007年央行打出的一系列货币“组合拳”相比。当年中国曾连续5次密集加息,其中7、8、9月接连上调利率,间隔不超过1个月。

受访专家均表示,今年的情况与三年前不能相提并论,不仅国内外环境发生变化、长短期目标互相交织,今年如何在控制通胀与保持增长找到平衡点,也让决策层费量权衡。

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当前国内经济数据向好而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解决关系百姓民生的通胀问题已然是当前最急迫的。

11月2日,央行发布了《2010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会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

分析人士认为,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比,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或将悄然转向。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不久前参加某论坛时指出,中国货币政策已基本明确转向稳健,目前站在加息通道的第一个台阶上。尽管加息的节奏不好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外部经济二次探底的冲击,未来两三年内加息通道将逐步展开。

有专家预料,年内或再次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再次启用差别化提高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也很大。

相关文章:

香港第三季度GDP增6.8%连续第六个季度扩张胡锦涛抵达日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央行副行长马德伦:“池子”是指“货币政策组合”华泰柏瑞基金称要警惕高通胀临近如何看待持续上涨的物价?诺奖得主:量化宽松是以邻为壑美国应学习中国CPI再创新高短期内会再加息吗?瑞银:货币政策仍将收紧挫162点沪指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两市暴跌150只股跌停业内人士多看好向上走势

股市阴线

少年

清华大学机械保研复试

17年春节股市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