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物语

新基金公司业务或生变先专户后公募

Sam 0

新基金公司业务或生变:先专户后公募?

新基金公司业务或生变:先专户后公募? 更新时间:2010-3-10 0:07:38 截至目前,基金公司获批开设之后都是先开展公募业务,达到一定条件之后再获准开展QDII、专户等业务。未来,基金公司的这种发展路径有没有发生改变的可能呢?  讨论已久?  先专户后公募的发展路径以后可能并非完全没有。一家在筹基金公司的拟任高管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去年年底,监管部门中曾有一种意见认为,以后凡新设立基金公司,均应先专做两年专户类业务,待条件成熟后再放行其公募业务。随后,多位基金业人士均向记者表示,前段时间确实听说过同样的说法。  另外,市场的消息人士也向记者表示,监管部门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先专户后公募,这种观点在业内并非第一次被讨论。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业务发展次序的问题。  当年公募行业是在《证券投资基金法》之下设立的,当时的市场中还不存在QDII、专户等业务,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是从公募业务开始做起,在银行把自己的产品销售给最普通的投资者,资金门槛非常低。随着金融市场品种的丰富,基金公司才逐步把自己的业务链条向境外业务、专户业务等领域延伸。  但内地公募基金业发展路径却与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恰好相反。据介绍,在美国、亚洲等境外市场,基金公司只有先把专户业务做好了才有资格开展公募业务。  去年年底,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老总在一个论坛上表示:“按道理来说,基金公司不应该先拿老百姓的钱练手然后去帮富人管钱,应该先拿富人的钱练手然后再来管公募基金。”这位老总认为,如果不对这一问题作出调整,会导致公募基金被质疑没用最好的资源和力量妥善处理中小客户的利益。  这一意见的支持者们认为,假如内地的基金公司也依循国际惯例,先做私募,积累了经验之后再做公募,那么这种信任危机自然可以被化解。  短期实施难度或较大  不过,这一说法始终是“只闻楼梯响”。一位消息提供者强调说,先专户后公募可能仅是一种想法,监管部门可能还未就此组织过实质性的论证。  要把这一想法付诸实施,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它与《证券投资基金法》之间的矛盾。根据目前的法规,基金公司必须在净资产不得低于2亿元人民币,管理资产规模达到200亿元时,才可能获得开展专户业务的资格。如是说来,先专户后公募,首先可能会有“不合法”之虞。  此外,这一想法会遭到筹建中的基金公司的反对。“光做一对多怎么赚得到钱啊!”多位参与新基金公司筹建工作的基金人士均表示这一消息如果变成现实,那将是对新基金公司的最大利空。“做公募多好啊,公募没压力,业绩只要保持在行业平均水平就可以了。”另一位在筹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员对记者表示,“但是做专户就不行了,业绩压力大,而且对新基金公司来说,没有过往业绩,专户根本发不出去。”  另外,这些在筹的基金公司也不认可“在专户业务上积累经验然后转向公募”的路径。“就算专户的业绩做好了,可它是私募性质的,对它的宣传会有很大障碍。”一位有着丰富基金公司筹建经验的人士对本报表示,“至少我们很难指望未来专户业务对基金公司的公募业务会有怎样的推动。”  利好小基金公司  如果说有谁对这一消息感到高兴,那可能是那些规模不足百亿的小型基金公司了。业内人士认为,新基金公司的批量获批对这些小公司冲击最大,如果新基金公司开业初期不能开展公募业务,那么这些小公司算是又获得了一段加速跑的时间。  据易天富基金研究中心的消息,最新一批基金公司很可能是批量出现。到去年年底,平安大华、纽银梅隆、国金通用、浙商基金等新公司已经通过了现场检查环节,只待最后的专家评审了。  “短期内先专户后公募的想法应该不会实现。”一位基金公司筹备组的人士这样表示,他认为毕竟其间涉及到法规的修改。不过也有消息说可能未来首批基金公司仍照常开展公募业务,“但第二批、第三批就不好说了。”  资料显示,目前有众多基金公司正在筹建中。除上述四家外,还有富安达、财通基金、英杰华、盛世基金等多家机构也都有意采取合资方式筹备自己的基金公司。

财大复试录取

北京社会保障基金公司

中国人投资越南股市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