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焦点中国官方频表态旨在引导市场对汇
《人民币汇率焦点》中国官方频表态,旨在引导市场对汇
《人民币汇率焦点》中国官方频表态,旨在引导市场对汇 更新时间:2010-8-1 0:06:35 * 中国官方频频就汇率表态,以引导市场稳定预期
* 升值压力减弱,汇率不具备大幅波动基础
* 人民币自由兑换并无时间表
人民币汇率显然已不再是中国官员们避谈的敏感话题,从近期央行副行长到外管局长公开畅谈对人民币汇率看法,不难看出中国正着力提高汇率政策透明度,引导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稳定预期.
继中国央行6月19日宣布重?汇率改革,增强人民币弹性后,中国外管局本月接连刊发了五则外汇管理政策热点系列问答,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最近叁周也连续发表五篇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文章,而外管局局长易纲亦接受公开采访阐述中国汇率政策.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官员的表态表明中国政府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这些改革将有助于中国逐步平衡国际收支、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实际有效汇率的过度波动、增加体制的透明度."
易纲表示,尽管人民币自由兑换尚无官方时间表,但人民币汇率较均衡水平比十年前已近了很多,升值压力有所减弱,"现在我们不具备汇率大幅波动的基础,有条件保持灵活的汇率机制,也可以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而胡晓炼在央行网站上的撰文则指出,2005年汇改以来总体上对实体经济发挥了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扩大内需、调整结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汇率机制的批评态度有所软化,年度报告中对人民币的表述是"低估",而不再是"大幅低估",而就在今年6月,IMF总裁施特劳斯-卡恩还使用过这样的措词.并认可中国政府为汇率灵活化所做出的努力.
2008年中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人民币在兑美元浮动升值19%后重新钉住美元.央行于今年6月重?汇改,人民币兑美元用两周时间小幅升值约0.8%,之后便暂缓上升步伐,在6.77-6.78间反复震荡.
**详解汇改,让政策更透明**
易纲表示,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际上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的最好选择,这个方向应该坚持.
胡晓炼也提到,未来可尝试定期公布名义有效汇率,引导公众改变主要关注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的习惯,逐渐把有效汇率水平作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参照系和调控的参考.
她还表示,有管理的汇率制度要从一篮子货币的角度看汇率,不片面地关注人民币与某个单一货币的双边汇率.
官员的讲话中或许意味着一篮子货币在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作用在加大,有助于澄清和引导"人民币对美元稳定就是汇率稳定"的概念误区.
马骏就认为,在公众中逐步建立了对在一篮子货币的基础上均衡稳定的概念之后,就能让各方面比较容易接受人民币对美元的双向波动,缓解短期热钱的流入,推动外汇对冲工具的发展,提高国内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
而在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方面,中国在过去十多年,运用了名义汇率调整和通货膨胀两个渠道."应当说压力已经减弱了很多."易纲称.
但他表示,中国经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决定了货币币值的总体趋势.在此趋势下,升值可以抑制通货膨胀.
**总结经验,稳定预期**
尽管外界不乏对人民币汇改步伐太慢的抱怨,但从中国高官的表态中不难看出,中国仍将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的叁性原则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
胡晓炼就专门阐述了对汇率浮动管理的叁个政策取向,包括防止汇率过大波动和市场投机、引导国际收支平衡、避免对实体经济过大冲击等.
易纲也指出,汇改的最终目标是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但因中国很大,经济发展又不平衡,认识的统一也更加困难,因此中国并没有一个可兑换的官方时间表.
他解释称,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一般的国家从经常项目可兑换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时间,平均用时大概是七年到10年左右.而中国从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距今已经15年,长于国际上的平均值.
而汇改的成果显然也让央行的官员们津津乐道.
易纲就提到,从中国汇改以来的经验看,中国在2005-2008年期间出口每年是以超过20%的幅度在增长,显示汇率调整并没有影响出口,相反带动了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中国产品的增加值.
至于人民币是否会成为储备货币,易纲则明确表态中国不会去使劲推动,"千万不要人家一给戴高帽,就觉得人民币真的离储备货币很近,其实差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