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物语

分类账户新规明起执行在一家银行只能有一张储蓄卡_1

Jack 0
分类账户新规明起执行在一家银行只能有一张储蓄卡

  明天起,央行分类账户的新规即将实施,这意味着未来百姓手中的账户,将分为三类。而银行账户中属于II、III类账户,在新规执行后,使用额度等均将受到限制。

  就在几天前,有市场消息称,央行深夜下发特急文件《关于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并在原有新规基础上重申账户分类要求,并对分类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II类账户日累计使用额度为1万元

  分类账户和普通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所谓I类账户,就是最常见的借记卡、存折等,这样的账户算得上是“全能账户”,安全等级最高,可以存取现金、理财、转账、缴费、支付等,使用时不受额度限制。

  II类和III类账户不用到实体网点面签,但相较于I类账户而言,不仅在功能范围有所缩小,同时也在使用额度上受到限制。

  II类账户具备“理财+支付”的功能,可以购买理财产品和消费支付。不过除理财外,每日最高的使用额度不超过1万元,年累计额度不超过20万元。II类账户以网络开立的账户为主,比如当下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账户均属此类。

  而III类账户功能最少,仅可用于小额消费、向非绑定账户转出资金等业务,且其账户余额不能超过1000元。该类账户适用于绑定手机支付账户,以及日常小额高频交易。

  对于开立账户,除了I类账户必须通过银行面对面审核以外,II类和III类账户均可通过电子渠道开通。其中,II类账户的开通必须绑定I类账户或信用卡账户,验证信息要包括开户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绑定账户账号以及绑定I类账户。而III类账户的电子开通则仅需要开户人姓名、身份证验证、手机号码及绑定账户账号即可。

  不过,II类和III类账户的验证方式按照之前的规定,只能够通过同名I类户开设,最新规定则增加了信用卡账户作为身份验证方式,但不能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进行身份验证。

  同一人同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I类户

  去年底,央行发布《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银行账户管理正式启幕,首次提出了对银行账户实施I类、II类、III类账户分级管理机制。今年9月30日,央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个人账户分类管理,从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I类户,已开立I类户,再新开户的,应当开立II类户或III类户。

  “很多情况下,储户开户后容易记不清究竟有多少账户,导致账户存在被不法分子挪用的风险。”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执行的账户管理新规,从一定程度上防范和管理此类风险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央行紧急文件增加了变更和销户流程。银行可以通过柜面或者电子渠道为个人办理II类和III类户变更和销户业务。

  其中变更要求相对严格,电子渠道的变更应当按照新开户要求重新验证信息,并采取措施核实个人变更信息的真实意愿。如果绑定账户为他行账户的,应当要求个人先将II类户所有投资理财等金融产品赎回、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将II类和III类户资金全部转回绑定账户后再予以变更。

  第三方支付转账笔数和限额将受限

  账户分类在业内人士看来,有着“围剿”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意味。根据此前下发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在新规实施前已开立多个账户的,支付机构应当在11月30日前完成存量支付账户清理工作,联系开户人确认需保留的账户,其余的账户降低类别管理或予以撤并。开户人未按规定时间确认的,支付机构应当保留其使用频率较高和金额较大的账户,后续可根据其申请进行变更。

  与此同时,自2016年12月1日起,用户在支付机构的转账笔数和限额将由用户和支付机构通过协议约定。不过,究竟如何限制,目前央行并未给出统一说法。

  有银行人士指出,央行即将实施的新政背景在于遏制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同时,限制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的次数,意在引导第三方支付回归到小额支付的性质上。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第三方支付是整个互联网金融的账户体系,第三方支付的小额化也会反过来强化互联网金融的小额化定位,最终有助于形成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互补发展、错位竞争的局面。

  不过,易观支付行业分析师王蓬博认为,第三方支付主要受《非银支付机构管理办法》管理,未来第三方支付最高单日100笔限制,对于第三方支付而言基本不受影响。(上海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