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资产预计未来3至5年不良缓升骗贷成不良增长主因
7月18日,中国东方资产公司发布的《2017: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尽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良率有企稳迹象,似乎“触顶”并“稳中趋降”。但考虑到不良贷款增量仍然较大,并且贷款规模快速增长也是稀释不良贷款率的重要因素,短期内不良贷款增长局面仍难以扭转,预计2017年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均会上升。
该报告通过221份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未来3~5年银行业不良资产会缓慢上升。有51.35%的受访者认为,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见顶的时间在2019年或以后。
东方资产认为,对于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这两个数字,何时出现转向拐点取决于诸多因素:一是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可否持续;二是货币政策转向是否能确定,力度和节奏如何;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力度和节奏如何;四是金融风险化解的措施和力度如何。
截至2017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规模为34000多亿。如果转变为不良贷款的比例为“20%-30%”,那么未来一段时间,不良贷款新增规模接近7千亿至1万亿元。
东方资产董事长吴跃也表示,“不良资产市场、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率,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因素综合影响下,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着不少风险和挑战。我们宁可要把形势估计得严峻一些,把困难考虑得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周全一些。”
企业骗贷视角的反差
值得注意的是,不良贷款增加的因素,61.2%的受访者认为企业骗贷行为是本轮不良资产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此轮不良资产周期主要由市场因素造成,既有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等宏观因素,也包括金融机构经营政策、风险偏好等微观因素,但归根结底,源于企业等债务人的违约行为。
不过,这一判断与2016年调查问卷结果差异较大,彼时83.2%的受访者认为经济结构调整是造成不良资产规模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只有1%的受访者认为企业骗贷行为是主要原因。东方资产认为,从宏观因素到微观视角的转变,反映了受访者对惩治失信行为的关切和期待。
东方资产的研究也发现,不良贷款风险呈现出自东向西路径爆发,中部地区抗风险能力强于西部地区,不良率从东高西低逐步转为东西高、中部低的“凹”形结构。未来一年,不良贷款规模最大的五个行业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采矿业和建筑业,产能过剩行业和国内工业企业的不良资产压力依然较大,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增速快于建筑业不良贷款率增速值得关注。
不良的真实性也是一直以来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超过七成的受访者也认为,银行账目贷款与实际信用风险相比存在低估的问题。按照2016年上市银行数据,关注类贷款的迁徙率高达34.94%,表明关注类转为不良贷款的速度有所加快,这也使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潜在风险压力。
报告显示,制造业是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根据分行业披露不良贷款率的10家上市银行数据,2016年制造业的不良贷款约3000亿元,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约2300亿元。
从不良贷款余额的绝对数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最大。截至2017年一季度,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达7898亿元,其中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均超过1500亿元。从不良率看,2017年第一季度不良率最高的是农村商业银行,最低的是外资银行。
东方资产经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筛选分析后发现,GDP增速、汇率增速、城镇化水平增速、贷款基准利率增速、银行资产负债率增速以及拨备覆盖率增速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明显影响。其中,GDP增速、汇率增速及贷款基准利率增速的提高会促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提升。
不良处置“生意”难做
针对“2017年最有可能出现风险的金融机构或平台”,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比较集中于“P2P网贷平台”和“小额贷款、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占比分别为53.15%和39.64%。
银行降低不良率,单从技术角度而言,可以做大不良率的分母即资产规模,但是资产规模受资本充足率的制约。实际上降低不良率主要就是做小分子即不良资产规模,重点是处置不良资产。对于2017年银行降低不良率最有效的措施,受访者给予不良资产转让和不良资产证券化更高期望。坏账核销从账面上会造成银行直接损失,清收受人手限制,不被受访者看好,而市场化债转股也不被受访者看好。
毋容置疑,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现实规模和潜在规模都很大,并在不断走高;但是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并不代表不良资产市场规模,原因在于,银行有自身处置不良贷款的机构和通道,并非一定得推向市场。
报告分析认为,近年来我国不良资产市场交易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活跃。其主要原因包括资产价格下行压力大、不确定性增大,不良资产交易风险增大,市场避险情绪趋浓。以此同时,银行近些年盈利压力增大,不良资产规模增加,对不良资产回收率预期提高,自行清收的意愿更强。关键是不良资产买卖双方价格分歧增大,达成合意价格的概率低。
东方资产报告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银行业卖出不良资产包5130亿元,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占据了其中90%的份额。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凭借全牌照的业务协同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主体地位,但也面临资金成本较高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市场策略中性,强调严控风险、适度扩张。
站在资产管理公司的角度,东方资产2017年倾向于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面临一定的困难,处置效率普遍下降。不良资产二级市场的预期收益率超过15%,明显高于其他资产类型,受到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中小型资产包最受欢迎,但投资者相比往年则更加理性。不良资产市场投资者由于受资金规模、处置经验、处置能力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倾向于与不良资产出售方合作进行处置。(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