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本市场的信心缘于对经济的信心
对资本市场的信心缘于对经济的信心
周末金融主管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央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先后发声,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信心。总结一下,央行认为现在谈全球金融危机为时尚早;银保监会允许险资权益投资比例突破30%上限;证监会则认为A股处于历史估值低位,疫情对A股的影响已逐步消化。
说一千道一万,对资本市场有信心,关键在于对中国经济有信心。这个信心从何而来?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而来!
在全球疫情处于爆发期的时候,各国各地区的资本市场都出现了剧烈震荡,美股标三大指数连续熔断下跌,短期跌幅非常惊人。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都紧急出台了一揽子组合救市计划,主要集中于降息、降税、入市购债甚至直接补贴发钱。如美联储本月连续两次累计降息150个基点,不仅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还开展了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除此之外,美国还在计划通过一个总额高达2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以应对失业问题。有市场人士说,如果这些刺激计划还不能挽救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美联储还可能直接入市购买债券和股票,用美国政府信用为资本市场背书。
此外,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等都纷纷推出了数量不等的经济刺激计划,全球这次可算是在2008年以后联手救市了。于是,对于周末一行两会的新闻发布会,很多投资者充满了期待。但不知大家注意没有,从3月初传闻降息以来,中国央行一直没有大动作,这里面可能有几个考虑:一是管理层可能还是有预判的,就是说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定性还不确定,不能冒昧地大幅降息,毕竟中国的名义货币总量已经超过200万亿人民币;第二是海外主要国家目前CPI很低,所以它们可以降息,甚至可以零利率负利率,但中国的CPI因为消费需求和经济发展等综合因素比较高,降息空间不大;三是贸然降息会冲击汇率,目前人民币在美元非常强势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中美两国之间的息差也是吸引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这个息差缩小或者消失,则外资流出的欲望会增强;四是担忧房地产市场反弹,毕竟降息可能会引流部分资金进入房地产,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所有资金池中泡沫最高的,继续向上风险更大。
对于欧美“直升机撒钱”式救市的效果,也是见仁见智。因为这种“撒钱”很多是一次性的,比如给美国的四口之家发3000美元,他们拿去消费以后如果没钱了怎么办?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怎么去解决就业,解决经济的循环发展才是根本。于是,中国的刺激办法就是启动“新基建”,这不是单纯的修路修桥,而是在产业升级、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利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高端医疗、高铁等战略新兴产业实现新的发展。这个思路很清晰,只有产业发展了,科技水平提升了,就业解决了,居民收入才能持续,才能有持续性的消费,经济才能不断增长,也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资本市场的信心与预期。当然,也只有中国才能实施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刺激计划,也只有中国才有这么庞大的市场需求,也只有中国才能有这么强的执行力。随着稳增长、稳外贸、稳就业的措施落地,随着复工复产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数据在二三季度有望实现强劲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