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物语

“启航十四五实干开新局”高端访谈②以先进制造业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南南阳飞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Adam 0

“启航十四五 实干开新局”高端访谈②

以先进制造业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副市长马冰访谈实录

工业强市壮筋骨,筑梦前行再腾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我市把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作为“九大专项”之首重抓重推,加快动能转换,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板块,为打造新兴区域经济中心、高质量建设大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面对“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这盘新棋局,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南阳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抓住先进制造业这个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牛鼻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筑优势先进制造业体系等方面布局落子,引人关注。近日,南阳日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副市长马冰。

视频加载中...

[xss_clean]

[xss_clean]

砥砺前行——

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记者:“十三五”时期,我市工业经济产业体系分布情况如何,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怎样的位次?

马冰:“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牢牢把握转型发展核心,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标准化为目标,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目前,我市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拥有37个行业大类,工业规模总量持续壮大,稳居全省第五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了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纺织服装、油碱化工、冶金建材、新能源为主体的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64家,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高新技术产业比重57.4%,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36.6%,具备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良好基础。我市的人造金刚石、大型防爆电机、特种印刷版材、超硬光学功能镀膜、大中型PCB钻针、深海石油钻机等产品达到了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十三五”期间,工业为全市经济腾飞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河南经济发展和中原经济崛起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记者:今年我市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何种态势?总体发展状况如何?

马冰:1-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21%,位居全省第二。全市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

骨干行业业绩快速回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骨干行业业绩快速回升,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持续向好。全市37个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13个行业的累计增速均超过10%。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八个行业表现较好,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2.0%。

产品结构向中高端转型,非公有制工业释放活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节能环保等产品快速增长,产品结构向中高端转型。2020年,钢结构产量同比增长86.5%,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产量同比增长34.6%,光电子器件产量同比增长10.4%,有力推动了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金冠电气生产的特高压避雷器产品市场保有率第一。

擘画蓝图——

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记者:“十四五”时期,我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马冰:

基本思路是深入实施“两轮两翼”战略,加快建立南阳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南阳工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主要目标是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十四五”末,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902.1亿元,年均增长7.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77.7亿元。

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建成千亿级产业集群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4个。

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建设完善七大新兴产业链和四大传统产业链,实施“链长制”,不断充实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群体。

专业园区发展更加巩固。

以专业园区推动企业集聚,以企业集聚壮大专业园区,提升十大专业园区质量水平。

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实施“千企升级”行动,构建骨干企业支撑群体,百亿级企业达到10家以上,10亿级企业达到50家以上,亿元企业达到500家以上,5000万元企业达到500家以上。

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基础环境进一步改善,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改造率达到40%左右。

▲想念食品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开足马力,高效运转。

记者:“十四五”期间,我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部署是什么?

马冰:

突出县域“主新特”产业发展。

一是巩固提升主导产业,进一步补链延链强链,支持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电子信息、现代中药、印刷新材料等产业,推动快速膨胀、高速发展;三是做优做强特色产业,优化布局、整合资源,进一步扩大优势、提质增效。

着力构建“234”九大产业体系。

构建“234”市域工业发展格局,推动纺织服装、油碱化工两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冶金建材三大支撑产业量质齐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新兴产业快速膨胀。“十四五”末,建成千亿级产业集群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4个。

强力推进“三个十”工程,

全力抓好高新区防爆产业园、高新区光电产业园、乐凯华光印刷科技产业园、卧龙区荣阳实业产业园、内乡县牧原食品产业园、镇平县想念食品产业园、方城县超硬材料和轴承产业园、桐柏县化工产业园、新野县纺织服装产业园、南召县绿色铸造产业园等十大产业园区建设。到2025年,力争10个产业园主营业收入全部超100亿元。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链发展。

推进智能装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新材料、5G、生物医药等7个新兴产业链加快发展。

全力打造十强企业。

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贴息撬动、品牌建设、金融支持、要素保障等路径,“一企一策”,政策倾斜,全力支持龙成、牧原食品超300亿元,云铸、豫西、中光学、荣阳实业、福森集团、防爆、新纺、西保超100亿元。

大力开展“千企升级”行动。

实施“千企升级”行动,建立星级企业评定晋级激励机制,政府每年对晋级星级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对进入世界、国内500强的企业以及在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品牌建设、上市融资和“两化”融合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给予奖励。

▲南阳飞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可年产1000万只排气歧管、1000万只汽车水泵。

久久为功——

提质增效助力转型发展

记者:今年,市委、市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马冰: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

出台《南阳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进新兴产业链和传统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总体方案》以及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等,加大对重点领域、集群、企业、项目、平台的支持力度。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帮助企业用足用活各项惠企政策。同时,认真落实《南阳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若干政策意见》,对符合条件、达到标准的企业,及时兑现奖励扶持措施,切实发挥好政策的导向作用。同时,全方位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化京宛合作,加强与央企合作,再争取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发展。

二是强化融资保障。

用好现代金融,加强对银行、基金、债券、担保、信托投资、融资租赁等资本市场的运用,引导企业运用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做好上市挂牌工作,强力推动赊店老酒、金冠电气、想念食品等企业上市,用足用活市政府创新发展贴息,不断壮大融资担保机构、资金池规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争取省级以上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领域、集群、企业、项目、平台的支持力度。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

落实“诸葛英才计划”,以国际化视野建立完善产业链引人、用人和育人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服务、流动和使用制度,发挥南阳校企联盟平台作用,支持校企联合培养,探索“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以高端、紧缺人才需求为导向,重点引进和培育卓越企业家(领军团队)、核心技术人才、高级技工等。开展校企合作,攻关技术难题。打造“宛商大讲堂”品牌,持续开展优秀企业家创新经营管理培育,提升综合素质。

四是强化企业服务。

深入开展“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完善首席服务员制度,坚持现场办公,着力破解难题。大力开展产销、银企、用工、产学研等四项对接,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开展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推广先进管理模式,引导企业强化综合成本管控、对标挖潜降本增效。强化需求牵引、市场导向,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对接平台,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示范应用,引导企业提供高品质、低成本、快速响应的产品和服务。强化对重点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对重大制造业项目在审批立项、环境评价、用地保障、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继续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落实减轻企业负担各项措施,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独立研发的“一车两人”智能防爆消防系统可实现人车联动、通信互联。

记者:我市提出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马冰:要把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折不扣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地生根,下一步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项目建设,在平地起谷堆上求突破。

2021年谋划实施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315个,总投资约720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18亿元。重点推进豫西集团投资15亿元扩建、镀邦光电产业园等155个项目开工建设,年度完成投资78亿元。扎实推进云铸绿色冶铸一体化、卧龙综保区飘安医护用品生产基地等160个续建项目建设,年度完成投资190亿元。加快推进龙成冶材老厂搬迁技改升级等115个项目,年底前全部竣工投产、达产达效。

二是聚焦骨干企业培育,在实施“百企升级”行动上求突破。

大力实施“百企升级”行动,紧盯150家重点支撑企业,采取科技创新、“三大改造”、企业上市等路径,一企一策,重点培育。力争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30家,其中超百亿元企业2家,超50亿元企业4家,超30亿元企业7家,超10亿元企业17家。

三是聚焦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上求突破。

完善提升智能装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新材料、5G、生物医药等7个新兴产业链和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纺织、碳酸钙等4个传统产业链,市级领导任“链长”,狠抓链上企业引进、培育,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是聚焦十大专业园区建设,在壮大产业集群规模上求突破。

10个产业园区力争完成投资96.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其中,方城县超硬材料和轴承产业园达到130亿元,新野县纺织服装产业园达到100亿元,高新区光电产业园、桐柏县化工产业园达到80亿元。

五是聚焦智能制造,在增强制造业新动能上求突破。

谋划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智能制造项目40个以上,总投资59.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8.9亿元。推动7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工厂3家、省级智能车间6家,推动600家工业企业上“云”。

撰文 | 贺健 陈琰炜 范志钦

图片、视频 | 范志钦 杜东霖

编辑:齐 杰

初审:李 萍

终审:柏伴雪

G70

大通星际牛魔王

大通G10价格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