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本市场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我国资本市场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我国资本市场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更新时间:2010-10-11 6:39:23 本报讯 2010年亚洲证券论坛国际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论坛以“亚洲资本市场发展新动力”为主题。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黄湘平表示,目前中国大陆资本市场的市场边界和运行机制与成熟市场的差异正在逐步消除,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发生重大变化,正在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初步具备了在更高层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黄湘平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正移向亚洲,新兴亚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与此同时,亚洲新兴市场发展依然脆弱。为此,他建议,亚洲新兴资本市场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发展制度和发展文化。
首先,在内在价值的形成上需要寻找新的发展动力,重新思考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式。黄湘平说,多年来,亚洲新兴市场形成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发达市场的外需一直是其资本市场内在价值的稳定来源和发展动力。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经济体依靠政府短期的刺激计划,虽然稳定了本国资产的内在价值,恢复了亚洲新兴市场资产内在价值的发展动力;但也恶化了发达经济体主要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导致从个人、企业到国家三个层次都要降低杠杆率,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范围全面扩大、修复期限必然延长。这种再平衡的结果是: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将较长时间徘徊在较低水平,无力支持亚洲新兴市场的外向型发展战略,不再支撑亚洲新兴市场的内在价值发展。也就是说,全球经济增长正向零和博弈发展。亚洲新兴市场需要寻找新的内在价值发展动力,从外向型经济为主转向内向型经济为主,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培育亚洲新兴市场的内在需求,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消费需求,加快城市化和发展服务业等方面的结构改革来扩大内需。
其次,在市场价格的发现上需要制度和机制的不断创新,把增长的潜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人口众多,市场化进程大多还处在初级阶段,投资和消费还存在巨大的扩张潜力。随着全球经济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的平衡和再平衡,其内在价值的发展动力必须转向内在需求,其社会资本形成、集聚和流转的重心和机制需要转变。这就需要在经济和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和制度上不断创新。
第三,在市场文化的选择上需要吸纳新的证券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新兴亚洲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传统主流证券文化相信市场有效性,证券市场完全正确反映与证券价格有关的所有信息;奉行市场原教旨主义,采用“看不见的手”自动实现市场均衡的制度机制,依靠微观审慎规范促进市场整体理性。2008年的金融危机颠覆了传统主流证券文化,再度证实了个体理性并不等于集体理性或整体理性。在市场文化的选择上需要吸纳新的证券文化。亚洲新兴市场国家需要以规范发展的共识加入到全球和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平衡和再平衡的进程中。
黄湘平还表示,亚洲新兴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制度建设发生重大变化,正在逐步完善,不仅服务本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功能不断增强,而且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逐步增大,正在成为全球资源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