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民间投资增速下行之惑:银行对公业务陷两难(图)
0
调整信贷结构成了上市银行的共同选择。16家上市银行对制造业行业贷款在贷款中的占比均下降。
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近2/3的民间投资在继续下滑。这一情况经国家统计局数据公示后,已经引起财经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其实,前述这种情况,市场早就形态毕露。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研,市场存在的悖逆已经非常明显。 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实体企业抱怨贷款难,另一方面却是银行深受制造业不良资产暴增之苦。 比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农行、建行制造业不良贷款已突破5%,远高于其平均不良贷款率。 制造业“萎靡”背后的投贷因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5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3.9%,增速比前4个月回落1.3个百分点,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2.0%,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这组数据意味着,除了产能过剩、某些行业开放力度不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在6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民营资本确实存在贷款难、贷款贵的现象,虽然这两年在政府的努力下有积极改善,但还是不够宽松。 华创证券的一份调研报告认为,民营部门风险暴露持续,信用体系脆弱,缺乏(类国企的)债务保障机制,(企业家)违约成本低,违约乃至跑路现象层出不穷。站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角度,收缩信贷规模是理所当然的。 “对公贷款虽然下降,但仍然是我们银行的‘压舱石’。”某大行对公业务人士认为,对公业务仍在增长,只不过比不上零售了。 “从金融的角度,不支持实体经济是其他的原因,而不应该用行政的手段要求金融去支持实体经济。”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白重恩在2016年陆家嘴论坛上表示。 调整信贷结构成了上市银行的共同选择,16家上市银行对制造业行业贷款在贷款中的占比均下降。 以贷款规模最大的四大行为例,工商银行2015年对制造业贷款1.496万亿元,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从2014年的22.7%下降到21.6%;农业银行2015年对制造业贷款1.367万亿元,占比从27.0%下降到25.4%;中国银行2015年对制造业贷款1.684万亿元,占比从19.92%下降到18.43%;建设银行2015年对制造业贷款1.217万亿元,占比从13.78%下降到11.61%。“制造业贷款占比下降最多”,中行在2015年度报告中称。 不仅如此,制造业也是各大银行不良贷款最集中的行业之一。其中工行、农行、建行的制造业不良贷款率在2015年末为分别3.43%、5.45%、5.89%,分别从2014年末的2.33%、3.69%、3.71%大幅上升。 工行、农行在2015年度报告中称,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较多的是制造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不良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需求下滑、产品出厂价格下跌、低端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部分制造业企业经营状况恶化、资金紧张导致贷款违约,”工行称。 不仅是四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均有下降。如交通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从2014年末的18.21%下降到2015年末的16.72%。上海银行对制造业贷款占比从2014的14%降低到13%。南京银行对制造业贷款占比从2014年的19.42%降至13%。 压缩“两高一剩”行业信贷 “对制造业贷款没有说要调降,对产能过剩行业,我们基本上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保有压、不再新增。”前述某大行对公业务人士表示。 其做法是,对煤炭、钢铁、造船等产能过剩行业,不再新增贷款,对存量贷款,一般只给排名靠前的优质企业继续贷款。 华创证券的一份调研报告称,民间投资无论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地产以及餐饮等服务业均处于风险暴露期,信贷规模维持(不抽贷)已属不易。即便在分行层面积累了若干客户,随着目前信贷审批权限的普遍上收,批准要求日益严格。 这从上市公司财报中可以看出。 农业银行在年度报告中表示,对“两高一剩”等高风险行业继续实施限额管理,严格管控信贷审批权限。建行则称,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外部经营环境变化,适时优化信贷政策和重检信贷制度,细化客户选择标准,坚持行业限额管理,信贷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平安银行2015年风险政策指引》称,对“两高一剩”行业和落后产能授信实行组合限额管理,合理控制信贷规模,继续严控“两高一剩”行业信贷投放,贷款占比逐步下降。严防过剩行业风险、推动化解产能过剩,支持扩大有效需求、支持企业“走出去”、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大退出保全力度。 “主动调整信贷结构,严格控制集团客户授信总量,坚守监管部门对政府平台性贷款的‘三条红线’,限制产能过剩、行业前景不明朗行业的信贷投入。”宁波银行在2015年度报告中称。 “从今年开始,我们对过剩产能行业的企业采用‘一户一策’,”华北某城商行行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之前我们对钢铁的授信比较大,不良比较高,后来把不良出售一部分给资产管理公司,还剩下一批。到今年,我们决定对于存量的产能过剩行业的业务,退出一部分、减少一部分、维持原状一部分。另外增量上新增一部分新产业,比增量领域如文化、大体育。” “对于产能过剩的、地方政府还是希望保的,我们就对政府说支持新产业,让这些处于产能过剩的企业从事新业务。” 毕竟产能过剩领域的企业转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是短时期就能达成的事。 “实际上,对公业务面临的更大问题是找不到好项目,钱投不出去”,前述大行对公业务人士称,“从银行内部来讲,每个月信贷是有额度的,如果这个月对公投不出去,那么投放信贷资源就会被零售等拿走”。 前述调研报告也称,信贷投向让银行(分行)信贷部门非常头疼,扎堆在安全性较高的大型企业集团,议价能力弱。政府相关基建投资项目、优质地产项目、环保医疗等新兴产业是信贷投放的重点,但需求相对不足。其认为,民间投资增速的下行一方面由于宏观景气造成的民间投资意愿下降,另一方面银行融资的风险管理意识提升也是重要原因。(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