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向“新”,聚势突破2024广东(南海)铝加工产业技术大会召开
11月16日,全球铝加工产业的目光聚焦佛山南海,一年一度的2024广东(南海)铝加工产业技术大会在此启幕,政府领导、行业协会领导、专家、铝业高管等相聚南海,探索铝加工行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推动铝加工产业新质生产力的稳步前进。
视频加载中...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以及南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大沥镇委书记岑灼雄,南海区副区长劳剑锋,大沥镇副镇长张铁武等区镇有关领导、南海区铝型材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步“铝”不停,拾“光”前行
本次大会以“聚势蓄能绿色转型新质拓展”为主题,探讨全球铝消费结构巨变、技术升级迭代加速、行业竞争内卷化加剧、国际铝贸易争端增加等多重挑战背景之下的中国铝加工产业,如何团结向前、突破创新,紧跟绿色转型的时代命题,培育新质生产力、培育奋进后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行业漫路征程。
南海区副区长劳剑锋致辞。
南海区副区长劳剑锋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佛山南海是中国民用铝型材的发源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南海已形成了包括铝型材生产制造、铝加工装备制造、铝加工表面处理及铝合金门窗及铝制品制造等四大涉铝支柱产业,2021-2023年,带动全区金属制品业产值连续三年超1500亿元,铝型材加工已成为南海区有特色的制造业。同时,每一年的铝加工行业都会有大量新秀涌现。
“当前南海的铝型材产业细分领域已拓展至新型全铝家具、汽车轻量化与光伏材料、安全绿色建材等新兴领域。南海已成为全国范围内铝加工领域前沿研究与技术应用最活跃的地区。”劳剑锋强调,近年来,南海积极推动包括铝型材加工在内的一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南海提出了以“一山”(大沥“城市矿山”)、“一园”(狮山有色金属产业园)、“一院”(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两平台”(有色金属交易平台、废旧金属回收平台)推动有色金属行业转型,大力发展陶基、铝基、铜基新材料,示范带动现有生产力“以新提质”。
创新技术研讨,回应时代之需
大会期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作了题为《攻坚克难守正创新全力推动铝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报告。深入分析了我国铝加工产业的基本情况、发展优势及特点、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提出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作专题报告。
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之下,以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等为代表的工业铝材,已然成为当下全球铝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之下,中国铝加工产业技术迭代升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高端装备、高新技术及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越发需要专业力量与国际视野来引领行业转型突破。
大会举行期间,近千家铝加工上下游企业齐聚,共同解读行业趋势。
大会分别开展了《熔铸、再生铝技术、模具》《挤压、汽车轻量化、光伏》《系统门窗、全铝家居技术》《铝合金表面处理》《环保、节能、数字化、企业管理》《再生铝的未来地位和技术提升》《粉末涂料在铝型材应用的警钟》7大主题技术等专题研讨活动,来自铝加工产业链、供应链各领域及相关研究机构的40名企业家及技术专家,聚焦铝加工产业新趋势、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及新挑战,带来一场又一场精彩纷呈的分享,以技术为媒,串起产业联、供应链各板块的大研讨,共同为行业的绿色转型和新质拓展,提供专业智慧。
南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大沥镇委书记岑灼雄带队调研参展企业。
大会期间,岑灼雄带队调研了参加这次广东(南海)铝加工产业技术大会的参展企业及亮点展区,面对面和企业负责人交流,了解了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共同探讨发展的新构想、新前景。
奋进十五载,用创新践行初心与使命
据了解,广东(南海)铝加工产业技术大会已经连续举行了15届,大会也从一个区域性的技术研讨会,变成了一大会展、全国性行业交流年度盛会,影响力从南海大沥扩散至整个中国乃至全球铝加工产业之中。15年之中,大会为行业带来了全球近千位行业内外技术专家,专业学者及顶级智库成员的思维碰撞、数百场铝加工各板块技术专题的研讨以及百场卓越企业实地考察调研,持续不断地助推着铝加工企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在行业内外众多力量的支持之下,大会也成为铝加工行业一大盛会、全球铝加工技术装备交流的重要平台、国内主要铝加工产区合作交流的一大窗口,更为“广东铝加工”品牌在国内外的树立壮大和中国铝加工产业从大到强的转型提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大会为铝加工行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文/南海融媒记者 邵燕萍 通讯员 黄俊海 阎思彤
图/通讯员提供
视频拍摄/南海融媒记者 曾冬清
视频文案/南海融媒记者 邵燕萍
视频剪辑/南海融媒记者 邵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