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物语

八一镇介绍

Olivia 0

文章目录:

1、致敬曾经和正奋战在警营中的退役军人2、神州答卷|红色江西:信仰荣光指引高质量发展新征程3、国内75%的毛笔都产自这里江西,你到底瞒了我们多少?

致敬曾经和正奋战在警营中的退役军人

戎装换警服 初心永不改

建军95周年之际

致敬曾经和正奋战在

警营中的退役军人

历史的时钟,披着晨光和云霞,迈着铿锵的脚步,永远向前。

1927—2022,95年的岁月长河中,映照着信仰的波光,传承着红色的基因。一代代军人离开军营踏入警营,带着往日的优良作风,续写着新的辉煌。着装转换了,而本色依旧。今天是“八一”建军节,让我们走近曾经和正奋战在警营中的退役军人……忆往昔,激情燃烧的岁月;看今朝,永不更改的初心。

“七一勋章”获得者崔道植

信仰认定了就是一辈子

崔道植,1934年6月出生,1951年1月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等待赶赴抗美援朝战场,服役于东北军区整训第十六团,1953年12月入党;1955年5月,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公安厅,成为中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曾任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正处级侦查员(已退休),系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从军故事:1951年,崔道植在翻译训练团学习工作,多次因练兵、学习成绩优良获奖。当时,老班长送给他一本书——方志敏的手抄本《可爱的中国》,拿到书后他读了一遍又一遍。从书中,他看到了方志敏对可爱中国的描写,不禁感叹道:中国,原来可以这样美;人啊,原来可以在这样美的中国里活着。

从警事迹:在67年的公安生涯中,崔道植始终战斗在刑侦一线,先后参与检验鉴定7000余件痕迹物证,参与办理1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难痕迹检验鉴定,无一差错;研发的现场痕迹物证图像处理、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这些年里,他经手了很多疑难要案,在甘肃白银案、张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白宝山袭军袭警案件的侦办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自1994年退休以来,崔道植退而不休,始终工作在刑侦一线。

所获荣誉:崔道植先后获得“改革开放40周年政法系统新闻影响力人物”“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最美奋斗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2021年6月29日,崔道植获得“七一勋章”;12月,崔道植当选“2021年度法治人物”。

“八一”感言:从军营到警营,我的身份变了、职责变了,但信仰和初心始终如一。信仰认定了就是一辈子,就要发自内心、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会站得稳、靠得住。

改革先锋邱娥国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邱娥国,1946年5月出生,1964年9月参军入伍,服役于福建省军区三明军分区,196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曾任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广润门派出所、筷子巷派出所民警,筷子巷派出所副所长,西湖分局副政委兼筷子巷派出所教导员,南昌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调研员(已退休)。

从军故事:当兵的时候,邱娥国是连队里的三炮手,专门传送炮弹。他每天认真琢磨动作要领,后来成了连里的训练尖子。不仅如此,邱娥国一天到晚闲不住,浑身像有使不完的劲。他当过炊事员,养过猪。别人不愿干的活,他都抢着干。在部队,他被评为“五好战士”“模范共青团员”。

从警事迹:1994年2月2日,在丰城市到南昌县的105国道上,发生一起特大恶性杀人越货抛尸焚车案,凶残的歹徒杀害司机后,劫走价值30万元的6吨6米长的铝合金。江西省公安厅、南昌市公安局组成联合侦破组,在全市展开排查赃物工作,但好几个月都没有线索。接到任务后,邱娥国把辖区内可以存放6吨6米长的铝合金的地方,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他检查一所中学的仓库时,发现了犯罪分子销赃的货物。专案组以此线索为突破口,迅速破获了这起案件。2007年5月,邱娥国光荣退休。他创立的发放警民联系卡、警民联系牌等便民措施,至今还是基层社区民警的工作法宝。

所获荣誉:邱娥国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曾当选全国十五大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八一”感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当兵就当个好兵,当警察就当个好警察,退休了就当个好市民。

“最有面子的农民警察”李树干

为人民服务的步伐始终在路上

李树干,1959年10月出生,1978年5月参军,服役于第二炮兵80804部队,1983年10月入党。1991年5月参加公安工作,曾为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公安局氾水派出所民警(已退休)。现任氾水镇牌坊村党总支副书记兼网格总长。

从军故事:在部队时,李树干曾多次参加部队部署的抢险救灾、开山育林等任务。在一次执行爆破任务中,李树干看到一名党员战士扛着炸药包冲在了最危险的地方,深受感动决心向党组织靠拢。

从警事迹:入警后,李树干30年如一日,以“脱下警服不忘自己是警察,穿上警服不忘自己是农民”的爱民情怀,长年一个人坚守在氾光湖的孤岛上,牢记宗旨、实干为民、锐意创新、淡泊名利,用实际行动守护了一方平安,被称为“最有面子的农民警察”。2011年,李树干的女儿在上海遭遇严重车祸。正当他赶到医院看望时,一项国家重点工程工地发生纠纷,李树干及时赶回进行多方调解,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所获荣誉:李树干曾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楷模、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好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江苏时代楷模、江苏最美警察等。

“八一”感言: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休警察,我要把在部队的那种奉献精神、当警察的那种吃苦精神,始终坚持下去,为老百姓去服务。我们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步伐始终在路上,一刻也不能停歇。

“警务孺子牛”谭善爱

转业不转志永远不忘初心

谭善爱,1964年出生,1983年10月参军入伍,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广州军区42集团军、广州军区司令部直属队、驻香港部队、驻澳门部队服役。2005年12月转业至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工作,现任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二级高级警长。

从军故事:“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中英防务交接仪式上,谭善爱铿锵有力的声音和坚毅的目光,让国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1999年初,谭善爱再次被委以重任,抽调到驻澳门部队筹备组,参与进驻澳门、升旗仪式等工作。在22年的军旅生涯中,谭善爱先后参与、见证了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从警事迹:2008年,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决定组建特种保卫大队,并确定由谭善爱担任大队长。受领任务以后,谭善爱把在部队培养的优良作风和在警队积累的工作经验,融入到这支队伍的管理之中,在极短的时间内组建完成了12个中队,人员超过1000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带领这支队伍协助开展扫黑除恶、社会面巡逻防控、抢险救灾,圆满完成了多项急难险重任务。

所获荣誉:谭善爱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连续五年被评为深圳市优秀公务员,荣获深圳市公安系统首届“警务孺子牛”金质功勋奖章,被评为深圳最美退役军人。

“八一”感言:转业不转志,不管身着橄榄绿还是警服蓝,我都一样不忘初心,并将继续为守护群众的安全、维护深圳的平安稳定作出贡献。

“新警”张迪

岁月改变容颜不改忠诚本色

张迪,2000年出生,2017年9月应征入伍,原武警云南边防总队西双版纳边防支队战士。2019年1月1日,转改为移民管理警察,现为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勐海边境管理大队易武边境检查站一级警员。

从军故事:2017年,张迪来到易武边境检查站,每次上勤都穿着防弹衣和头盔,平均每天检查车辆800余辆、核查对比信息2000余条。2018年9月,张迪在对一辆物流车进行检查时,发现一单从打洛寄往湖南邵阳的茶叶较为可疑:这箱茶叶无论是从高度、重量还是捆绑方式上看都与以往不同。通过重点检查,张迪最终在邮寄的27件茶叶中查出5件藏有毒品,成功查获冰毒19千克。

从警事迹:2019年7月,张迪检查一辆拉运香蕉的大货车,询问驾驶员时发现这辆车的货运信息存在疑点,于是对车辆进行重点检查。次日凌晨5时23分,经过5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张迪和队友从货车最底层的香蕉中查获毒品19千克,后经顺线延伸,查获犯罪嫌疑人4名。

所获荣誉:张迪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

“八一”感言:从橄榄绿到警服蓝,岁月改变容颜,不改忠诚本色,我将继续戍守边疆,守护祖国边境安全稳定。

本报记者李昌林、实习记者彭华美

文字素材及图片提供:

本报记者宋晨、曾芳洲、赵家新、彭晓娟、谢丽勋、李冰洁,通讯员郑玮、侯博、丁见龙、刘格彤、聂莎、徐丹、吴国玮、姚眉

来源: 人民公安报

神州答卷|红色江西:信仰荣光指引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新华网南昌10月28日电 题:神州答卷|红色江西:信仰荣光指引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万山红遍,重上井冈”。

10月26日至29日,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在江西省井冈山市举行,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主题展、赣湘红色旅游推介会、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考察……一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为红色旅游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红色是革命老区江西最鲜明的底色。近年来,江西努力走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福祉持续增进。

视频加载中...

用活红色资源 红色信仰代代相传

重走红军“挑粮小道”、攀登黄洋界体验“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在八角楼找寻指引航向的灯光……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里,“革命摇篮”井冈山游人如织,天南海北的游客来到这里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感受穿越时空的信仰光芒。

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为井冈山留下了众多革命遗址、史料和英雄故事,仅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就达100多处。近年来,井冈山依托深厚而独特的红色资源,推出了集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培训,走一段红军小路,听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做一顿红军餐……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和新颖独特的教学形式,增强了学员们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游客在井冈山参观“胜利的号角”雕塑(4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井冈山就举办了28786期培训班,培训学员171.28万人,学员遍及全国各地,越来越多人选择来到井冈山开展研学,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长。

不仅是在井冈山,行走在江西这片满载红色记忆的土地上,革命荣光随处可寻。为了让厚重而深沉的红色文化活起来,江西充分利用红色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打造红色VR、红色文创、沉浸式场景演出等创新旅游内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游客热捧。

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一场沉浸式实景剧《那年八一》正在上演。剧目在革命旧址上进行实景创作,借助声光电技术营造出历史重现的氛围,让观众实现沉浸式体验。不同于传统舞台话剧的“坐着看”形式,《那年八一》还巧妙地加入了互动环节,观众甚至能够成为剧中角色,参与剧情发展。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长王小玲表示,很多游客惊喜地发现,有别于传统静态展陈,在这里能以“触摸”历史的方式感受革命先辈们的铮铮铁骨,从而获得更为震撼的体验。

8月1日,游客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游览参观。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穿越时空的展陈文物、壮怀激烈的革命故事、泛黄的历史照片……在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还成为教书育人的生动教材,广大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充分汲取养分、滋润心田,红色信仰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去年暑假以来,江西高校把课堂搬到历史发生现场,创新“云上游、线下走”方式开展“红色走读”,上百万学生线上云游,上百所高校千余支团队利用假期周末实地走读,沉浸式学习不仅增进了情感认同,更加深了对党史的理解,许多青年学生从聆听者变为讲述者、传承者。

“对于我们成长在和平时期的一代,这是学习长征精神的生动一课。”在江西于都走过一段红军长征的山路后,南昌师范学院学生罗晓娴说,越是体力不支,越能感受红军战士的艰辛,对眼下的幸福生活越发珍惜。

点击图片链接,以卫星视角俯瞰这片红色热土。

永葆红色初心 矢志不渝增进民生福祉

深秋时节,井冈山黄洋界上郁郁葱葱,竹海如涛。90多年前,红军在根据地群众帮助下,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击溃敌军4个团的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这场力量对比悬殊的战斗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充分发动群众,筑成的一道铜墙铁壁。

“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昭示着中国革命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密码。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人民至上”的初心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始终不渝。

井冈山黄洋界景区(2017年9月2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焚烧田契债约”“穷人没有饭吃,到土豪家里挑谷子”……在井冈山市拿山镇长路村,一栋栋百年老屋斑驳的外墙上,一条条标语讲述着当年红军带领人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的峥嵘岁月。

如今,当地政府依托长路村的红色文化和乡村生态挖掘“红”“绿”资源,整合各类涉农资金900余万元投入村容村貌提升改造,由老屋改造而成的民宿“长塘古韵”引来一批批游客,昔日的贫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村民们的生活也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路村村支书刘足华说,现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住上安全房、喝上放心水、走上平坦路,祖辈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在我们这一代变成了现实。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革命先烈们前赴后继,淬炼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历久弥新。

人们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参加纪念活动(4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昔日破旧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铭谢党的政策好,百姓心安喜洋洋。”在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村民华辉平在新家贴上的这副对联,表达出了他内心的真实感受。

华屋村是当地有名的红军村,苏区时期,仅有43户人家的华屋村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红军。尽管村子名叫华屋,但是大多数房子却是透风漏雨的土坯房,贫困始终笼罩在这个村庄。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村子有鳞次栉比的新房、干净整洁的环境、红红火火的产业……

一个村子的民生之变,折射出革命老区发展的光明前景。近年来,“共和国摇篮”瑞金着力强化住房、医疗、饮水等民生保障。全市共建设19个集中安置点,帮助1447户5000人“挪穷窝”;在全市公立定点医疗机构推行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制度;投资5.72亿元建成农村饮水集中供水工程222座,农村自来水的覆盖率达91.66%……

“秉持为民初心,赢得民心所向,这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共同答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柯华说。

长按识别图片二维码,开启探索你的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 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江西作为红色摇篮,孕育了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伟大精神的感召,正是革命老区阔步迈向新征程的强劲动力。新时代的江西正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奋斗姿态攻坚克难,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年10月19日,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开幕,这是观众在大会VR/AR产品和应用展览会上体验“MR交互系统”在医务教学上的应用。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抢抓时机,在新“赛道”上培育新经济、新动能。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江西借助VR、物联网等新“赛道”换道超车,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新”潮涌动。

金秋十月,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江西南昌开幕,一大批虚拟现实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前沿技术和最新产品亮相。VR产业在南昌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产值规模由2018年的42亿元,跃升至今年的预计突破500亿元。

VR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江西换道超车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作为中部内陆省份的江西不断转变思想,打破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开始抢抓新基建、锚定新产业、激发新动能,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2020年,江西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超过8000亿元,同比增长15%,已成为赣鄱大地强劲的经济“发动机”。

——扬优成势,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长期以来,传统产业占江西省工业比重约七成。2018年,江西开始启动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让传统产业开新枝、发新芽。

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外场试验队南昌基地,技术人员正在对一架客机进行检测(2020年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城门山铜矿,工作人员只需在智能化遥控操作间操纵按键和摇杆,就能控制智能挖机进行挖掘作业。江铜已从监测、开采、浮选、冶炼等多个环节实现了智能化升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江铜还组建了一支由百名博士、硕士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单壁碳纳米材料、石墨-铜(铝)复合材料、5G高频高速铜箔等高端新材料产品研发上取得成效。

——延链补链,集群发展展现强劲动能。近年来,江西以延伸产业链上下游、补齐补强核心关键环节为目标,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打造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江西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着力打造的两个万亿级产业之一,深度对接沿海产业转移,形成了整机+关键元器件+电子材料完整产业链,仅在吉安市就集聚了800多家上下游企业,培育了合力泰、立讯、木林森3家百亿企业,18个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行业前十,产品配套率达80%。

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8位上升至第15位、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十三五”时期,江西交出一张引人瞩目的成绩单,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西将以作示范的担当、勇争先的气魄,奋力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策划:刘健、沈锡权、钱彤

监制:周红军、李兴文

执行:陈德文、朱永磊

记者:范帆

统筹:翟子赫、邱黎、戴艳

视频:王晓震 徐雅静

海报:唐子兰

编辑:曹滢 汪亚 吴亚芬

新华社江西分社 新华网 联合出品

■ 新闻链接

【专题】2021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

卫星见证:红色热土 锦绣山河

“万山红遍 重上井冈” 2021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在井冈山举办

从红色吉安到多彩吉安的生动蜕变——“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一线见闻

国内75%的毛笔都产自这里江西,你到底瞒了我们多少?

江西有不少特色产业关系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资溪县有将近一半的人口在做面包,农民纯收入的六成来自面包;全国每十扇铝合金门窗,有七扇是安义人卖出去的;鹰潭市余江区是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一,国内75%的毛笔都产自进贤县文港镇……下面,咱们就去看看江西还藏着哪些惊喜↓

视频加载中...

提到江西,你有什么印象?是八一起义的一声枪响,还是井冈山上的隆隆炮声?是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二的山清水秀,还是梦里老家婺源的记忆乡愁?不,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在生活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江西还有多少好东西瞒着我们。

这里是江西东部的山区资溪县,是个只有11万人的小县。这里从来没有种过小麦,也没有一家面粉厂,却有将近一半的人口在做面包,资溪县农民纯收入的六成来自面包。

资溪人在全国1000多个城市里开了16000多家面包店和两三百家烘焙企业,还把面包店都开到了东南亚和俄罗斯。如今,面包培训中心、面包文化馆、面包商学院、面包主题酒店,面包观光工厂在这里一家接着一家。

网络上之前流传着这样的热梗——“给江西老板一个炒勺,他能勾起全江浙沪人的口水”,“给江西老表一次回家过年的机会,能让浙江人饿等半个月”。

这些反映着“江西小炒”在一些地区受喜爱的程度。“江西小炒”不是特指某一个餐饮品牌,而是指江西人街边开的小餐馆,以真材实料、货真价实为卖点。

几张桌椅,一台冰箱,新鲜的食材,一把辣椒,几个咸香鲜辣的小菜,组成了一间间满满“锅气”的“江西小炒”饭馆。

今年上半年,江西全省餐饮业营业额804.4亿元,同比增长12.9%;1到8月份,江西限额以上餐饮收入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将近10个百分点。厉害吧?这都是咱们一个个吃货的功劳,凭着咱自身实力带火了“舌尖上的经济”。“江西小炒”凭借新鲜快炒、实惠友好、火辣下饭的“情绪价值”,让外出的游子和本地居民得到了味蕾和身心的双重慰藉。

“全国每十扇铝合金门窗 有七扇是安义人卖出去的”

安义现有铝型材生产企业437家

产业营收规模突破600亿元

从事门窗产业的安义人达18万人

安义门窗从“草根产业”做成百亿产业

余江区 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一

近视镜、老花镜、隐形眼镜

墨镜、VR眼镜……应有尽有

2016起

余江眼镜外贸出口以每年20%速度增长

2023年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

300多家眼镜生产企业落户余江

小小镜片做出了亿元大产业

一支笔,连接古今,书写芳华

国内75%的毛笔都产自南昌进贤县文港镇

这里是中国毛笔文化之乡

1600多年制笔历史,30多种器具

128道工序,精心打磨出一支支毛笔

目前文港镇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从事毛笔相关的行业,相关企业400多家、作坊2200多家,年毛笔产量近10亿支,毛笔和相关文化用品产业年销售收入超80亿元。在这里,璀璨的传统文化在一支支笔的传承下不断绵延,制笔这个富民产业也在一次次创新迭代中蓬勃发展。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不知道江西有个“箱包之都”吧?这里是吉安新干县,本地拥有箱包生产和零配件企业近500家,箱包皮具经营户1000多家,95%以上零配件自我配套,年产箱包5500万只以上,创造产值近70亿元。“一只小箱包”,催生一个大产业,新干箱包产业如今正走上高端化、品牌化的转型之路,努力实现“包打天下”。

“螺蛳壳里做道场”,小县城也能闯出大产业,江西“瞒”着我们的这些秘密,不仅惊艳了世人,也迸发出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澎湃动力。

责任编辑:赵汗青

系统门窗品牌

高端隔音降噪门窗

系统门窗

断桥铝合金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