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一号价格
文章目录:
1、网络问政 | 清镇中央公园逾期交房一年多 回复:将尽量协调,保护业主合法权益2、公园里有驾校存在?3、浙江一小区来了个流浪汉 居民们就这样“养”了他三年多最近还帮他找到家人
网络问政 | 清镇中央公园逾期交房一年多 回复:将尽量协调,保护业主合法权益
【市民问题】
清镇市中央公园居住小区项目12、13、14栋楼,项目长期停工,房开商延期交房已长达一年多。
【部门回复】
清镇市住建局:高度重视中央公园12、13、14栋楼逾期交房事件。将督促贵州立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及施工单位加大施工进度,并帮助和协调房开公司及时实现解封,尽早交房给业主,最大限度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近日,市民黄女士在贵阳市网络问政平台投诉,由贵州立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清镇S2地块——中央公园居住小区项目”12、13、14栋楼长期停工,延期交房已长达一年多。清镇市住建局回应说,逾期交房系开发商资金短缺所致,该局已多次协调此事,将采取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交房延后、项目半停工 四百余业主忧心忡忡
接到市民黄女士的投诉后,记者于12月11日上午11点来到清镇市中央公园。记者看到,目前三栋楼的主体已经基本建设完成,但铝合金门窗工程、电梯前室吊顶、入户大堂、室外环境绿化等均未完工,现场只有三名粉刷工在作业。
据黄女士介绍,购房时,立祥房开承诺于2018年9月30日前交房。“现在已经延期一年多了,而且每天只有两三个人在工地上,没有实质性施工进度。”2018年9月27日,立祥房开曾电话告知业主交房日期延期至2019年5月31日。然而,到了2019年5月31日,立祥房开依旧未如期交房,“整个项目基本上处于停工状态。”
面对这一情况,业主们推选了5个业主代表前往清镇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行投诉。经过几次协商,立祥房开再次向业主们提交了一份交房承诺书,并制定了总体进度计划表。
按进度表,三栋楼要在2019年12月15日前完成项目收尾,12月30日前完成交房;延期交房补偿在交房后60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按照现在的施工进度,房开的承诺肯定兑现不了。”业主涂先生说。
据了解,清镇市中央公园项目12、13、14栋楼逾期交房的住宅总计有419户,商业6户。
●开发商资金短缺是逾期交房主因
项目施工进度不理想,交房日期不断延后,原因究竟为何?带着疑问,记者来到立祥房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立祥房开总经理钟文坦言:“资金无法回笼,项目资金短缺,是导致工程整体进度滞后的主要原因。”
随后,记者来到清镇市住建局。该局房开科的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房开公司关于“清镇S2地块——中央公园居住小区项目”12、13、14栋楼逾期交房的备案报告,印发日期是2019年12月6日。
立祥房开在备案报告中说,自2018年12月底以来,由于银行贷款政策的调整,公司不能按要求提前还贷款,其账户被查封,以及由于与总包单位在一期工程竣工结算上存在重大分歧,总包单位向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起诉,待售房产被查封,公司销售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资金无法及时回笼,导致三期工程12、13、14栋楼直至目前仍处于半停工状态。对于交房时间,备案报告称“2020年4月初”。
●住建部门:将尽量协调,最大限度保护业主合法权益
据清镇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接到房开公司的备案报告后,清镇市住建局当日便向立祥房开发出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其2019年12月13日前对项目进行整改,尽快完善住宅入住条件并及时交房给业主使用。
同时,该工作人员还向记者提供的一份约谈笔录。约谈笔录显示,2018年8月27日,清镇市住建局就逾期交房问题与房开公司进行约谈,其中房开公司承认其逾期交房属实,还承诺2018年10月30日向业主交房并赔付违约金。
清镇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督促房开公司及施工单位加大施工进度,并尽量协调待售房产解封,最大限度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律师建议业主走司法程序
就逾期交房事宜,业主除了等待清镇市住建局的协调结果外,还有哪些途径可走?贵州存正律师事务所律师冉香云建议,业主可以走司法程序,用法律途径解决上述问题。
冉香云说,立祥房开所述的“银行贷款政策”不属于国家政策范围内,只能说明房开公司不符合银行贷款政策,这与待售房产被法院查封一样,均属于开发商经济实力原因。
“因此,房开公司在购房合同约定的交付使用期限内,未能向买受人(业主)交付房屋的行为,已构成逾期交房。同时,房开公司应该按照购房合同约定,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冉香云建议,若房开公司拒绝履行按期交房以及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业主应该尽快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进行仲裁。
自贵阳市网络问政12月4日上线以来,已收到网民提交的投诉、意见反映、咨询求助等各类留言500余条。贵阳市“网络问政”由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由贵阳市融媒体中心、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开设,主要负责回应处理群众反映的日常问题,按照“即接即转即办”的思路,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并转交相关单位办理。市民有问题建议,可以登录贵阳日报、贵阳晚报、贵阳网、贵阳头条等网络媒体渠道反映。
如何在“网络问政”上反映问题,具体的操作流程快来get一下:
①下载贵阳头条APP
② 进入网络问政
③ 点击“我要反映问题”
④通过手机号进行登录
⑤ 登陆成功后,在此输入你要反映的问题,并填写上正确的姓名、身份证号、事发地址,再点击提交按钮,问题就提交成功啦!
同时,你还可以在贵阳网(http://www.gywb.cn/gyswlwz/index.shtml)、贵阳晚报、贵阳网、贵阳日报的微信公众号进行问题反馈。
贵阳日报融媒体实习记者 刘庆 方媛颖
公园里有驾校存在?
公园里有驾校?这让人不可思议。据市民投诉沈河区长青公园内不仅有驾校在运营,还有两家工厂。对此园方回应称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房屋出租合约尚未到期。
近日有市民投诉沈河区长青公园里设有驾校及两家加工厂,记者调查后证实了这一情况。对此公园回应称,房屋出租属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合约还未到期。
在长青公园的园中园内,记者看到一家某驾校的报名点,门外还架设着考取驾照项目的设施,记者走进报名点,工作人员证实,这里不仅可以报名学车,而且可以练习“倒库”与“侧方位进车”两个项目,两个项目练习场,就在公园的园中园内。
除此之外,公园内还有两家加工厂。记者一家叫做“金达门窗厂”的厂区,看到已经加工好的铝合金门窗堆放在园中园内,两名工人在房间内正在加工其他门窗部件。记者向工人确认得知,这家铝合金门窗厂确实租借的公园场地。而另一家霓虹灯加工厂则位于铝合金门窗厂对面,虽然也位于园中园内,但记者没有找到进入这家霓虹灯厂的大门。
回应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记者随后与长青公园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取得联络。据工作人员介绍,两处加工厂及报名练车场的问题确实存在,三家单位目前租借的确实是公园的房屋场地。
工作人员介绍,长青公园原来隶属东陵区,目前归属沈河区,因历史遗留的原因,两处加工厂及报名练车场的房屋租借,合约目前都未到期,因此只能维持目前房屋出租状态,并且租借的相关事宜,目前已经由区内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同意管理,公园方面已经不具备租借权限。
------------------------------
学车找驾校,就上众悦学车网
更多学车资讯,也可微信关注众悦学车网:zyueweixin
浙江一小区来了个流浪汉 居民们就这样“养”了他三年多最近还帮他找到家人
都市快报讯 台州市椒江区岩屿新村西区,是一个开放式的老小区,这里住着一个流浪汉,总是在垃圾桶里找吃的,一群小区住户们看不下去,“养”了他3年多。
昨天,我来到这个小区,居民都知道这个流浪汉,但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岩屿新村西区杂货铺的黄老板说,他很早就听人说过这个流浪汉的事,但第一次见到却是今年夏天,“他来我店里买冰红茶,大热天也是穿着带帽子的卫衣,帽子罩在头上。”
他说,到店里来过两回,每次都是在货架上拿了一瓶冰红茶,递过来一张钱,也不说话,拿到找零的钱就匆忙离开了。
黄老板的邻居金先生说,看到流浪男子翻垃圾桶,吃垃圾桶里捡来的东西,“我让他不要捡脏东西吃,我给他20元钱,给他买碗面条,他也不要钱。”
后来,黄老板发现,流浪小伙只接受小区里几位年纪大一点住户的帮助,他就托那几位给流浪小伙送点吃的。
比如71岁的甘大伯住在小区44号楼,流浪小伙常会在那栋楼的东头坐很久。
昨天傍晚,我找到甘大伯家时,他正在吃晚饭,他说平常这个时候,流浪小伙会出现在他家边上,他会准备好一些饭菜,放在锅里保温,“等他来了就端给他。”
关于流浪小伙的印象,甘大伯说,瘦瘦的,个子也不算高,“他不偷,不抢,不惹事情,看上去很本分。他住在岩屿公园小山上一处凸起的大岩石下面,那里没有被子,也不能遮风挡雨,春夏秋冬就那么一套衣服。”
今年夏天的一个傍晚,酷暑天气,流浪小伙大约是吃了垃圾桶里不干净的东西吃坏了肚子,蹲在地上呕吐,捂着肚子,脸色发白。这一幕恰巧被甘大伯看到。
“我回家给他烧了一碗面条。”甘大伯说,他把面条给小伙端过去的时候,第一次听到小伙开口说话,说了一句“谢谢你”。
此后,对甘大伯给食物,他不再拒绝,偶尔也会聊聊天,聊到过父母,聊到过他的妹妹。“我曾有意询问他的名字和老家地址,但他一直没说,劝他回家,他也不愿意。”甘大伯说。
岩屿公园边上一个做铝合金门窗的店铺,店主和小伙相识日久,他劝动小伙给他做临时工,“工资不高,但他愿意做。”甘大伯说,也正是大约10天前的这次“打工”,大家才知道小伙的身份信息。
“店主说在店里打工要备案身份证信息,不然被派出所查到会受批评,小伙子亮出了身份证,大家一看1991年出生,是湖南人。”
为什么宁愿在外过风餐露宿地流浪也不愿意回去,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小区住户决心帮他脱离当下的生活,向椒江区公安局的片警征吕龙求助。
征警官查到小伙老家的联系方式。12月19日下午,通过老家的村干部,终于联系上了他的爸爸老向(化名)。
三年不知儿子去向的老向连夜出发赶往台州。老向说,儿子3年前告诉他,要去深圳打工,但后来失去音讯,家里人找过他,没有找到,一度急得茶饭不思。“广州、深圳我们都找了好几遍,就是没有找到他。”他说,后来听人说,儿子到深圳不久就和女友分手了,可能是受到了一些刺激。
12月20日凌晨1时40分,老向和家人开着车到达了台州椒江。他们谁都没有睡,守着时间等上午8点去派出所接人。而此时民警们也没闲着,安排了宾馆,给小向洗了澡,刮了胡子,换上新衣服,新衣服是民警们凑钱买的。
早晨8点多,父子见面,相互抱头痛哭,讲述了失联后的生活。擦干泪水后,老向带着儿子向这3年里照顾儿子的街坊们当面道谢。
在小区里,老向掏出一大把钱要塞给甘大伯,被拒绝。他又拉上小向要下跪道谢,甘大伯赶紧扶住这父子俩。街坊们谁也没有接受老向的酬谢,大家都鼓励小伙回去后好好过日子。
“他回到老家后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大伯我到家了,你放心吧。”甘大伯说,“希望小伙能振作起来,靠自己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