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拆、和谐拆、彻底拆 柳市重拳出击创建“基本无违建镇”
柳青路工商银行楼顶拆除作业。章钱浩特 摄
10月25日,柳市镇再一次开展大规模拆违行动,十支拆违工程队同时作业,在全镇十个重要路段、重点区域开展拆违,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拆违并不是点对点地拆,而是柳市镇班子领导各认领一至两条重要路段,一台挖掘机、一台吊机一路开过来,一路将违建拆除,不留空间,不留死角。
柳市镇秉持“公平拆、和谐拆、彻底拆”的拆违原则,拆出新氛围、新气势和新天地。截至10月25日,柳市镇共处置违法建筑418处,拆除违法建筑面积20.11万平方米,将以优秀的成绩推进乐清市“基本无违建市”创建。
违法建筑多
尽全镇之力公平拆
提到柳市镇拆违,就有很多人说过这样的话:“要是能将柳市镇的违建拆除,其它地方违建都不是事。”事实确实如此,柳市拆违面临三个难题:一是违法建筑历史久、面积大、层数高和类型多,违建有店面、住房、厂房、出租房等,甚至是五层违建上再搭建了六层甚至七、八层违建;二是居民普遍法律意识薄弱,居民相互观望的多,比拼的多,极易形成“你不拆,我也不拆”的恶性循环;三是违法建筑被作为厂房出租,仅上池村溪桥路临时搭建的工业园区年产值高达2亿多元。
面对以上各种难题,柳市镇毫不畏惧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拆违工作的决心。柳市镇率综合执法、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拆违工作方案,自拆违工作开展以来,柳市镇干部开启了“白+黑”“5+2”工作模式,下村调查、摸底,柳市镇每天召开拆违工作协调会、汇报会,积极协调化解矛盾,为拆违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自8月份以来,柳市镇政府组建十支拆违工程队,每组工程队均配备一台挖掘机、一台吊机,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干一条重要路段,重要地段进行全方位地拆除。做到公平拆、和谐拆、彻底拆。先公后私,先政府单位后百姓,先党员后群众,做到用实际行动说话,取信于民。
一个又一个违法建设“毒瘤”在萌芽状态被割除,一座又一座违法建筑在大型机械的轰鸣声中被推倒,一次又一次拆违行动在柳市镇形成了强力整治的高压态势。“真正拆出了民生民心,拆出了公平正义。”柳市镇负责人说拆违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回报,老百姓对拆违工作从阻挠到默认,现在有许多老百姓纷纷拆除了自己家的违建,最重要的是镇干部的拆违士气得到了很大提升,已拆出气势和精神,拆违工作已向纵深推进。
柳江路长道坦村拆除作业。黄海州 摄
领导干部热心帮
尽心做到和谐拆
“在这次拆违中,柳青路边上的前西村是重中之重。”10月21日,柳市镇分管城镇副镇长孙建双一边处理着手头的拆违文件一边接受采访。
多年来,柳市经济持续飞速发展,柳市建城区内可谓寸土寸金,“建城区内的前西村位于镇政府附近,2000年前后,村民在原来自家的承包地里纷纷搭建违法建筑,逐渐形成一大片违建区域,有20多亩,违建面积有10000多平方米,小作坊、出租房、破烂堆放地,这里不但破旧不堪,与柳市经济发展严重不符,还存在着严重的消防隐患。”
借“基本无违建镇”创建之东风,前西村这片土地的拆违摆上了日事议程,柳市镇与前西村村委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协商。村民也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拆除了这片违建,前西村才会迎来更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村民之间经济上的差异,有的村民仅靠出租房的租金收入,拆违工作困难重重。
而在前西村村委会之中,有个别村干部率先拆除了自家的两间临时建筑,并挨家挨户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每户村民家都跑了好多趟,通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便高效做通了40多户村民的思想工作。
在拆违时,柳市镇了解到,该村有一户贫困户,没有其他住房,一家人就住在这临时搭建的一楼一底的房子里,根据相关的规定,留下其中一楼一底,作为该户的暂时居住地。
“越是体量大的违建拆除工作,越是要和谐拆,拆违更需人性化,要对群众负责。每一块区域的拆违,都要有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共同到场,通过当地村委了解此户户主是否存在家庭条件困难等情况。有困难的再进行协商。由此保证做到不误拆、不错拆。”孙建双认为人性化的拆违是和谐拆违的基础。
在前西村,有一户家庭的生产车间,每年年收入约十万元,是其一家人全部收入,考虑到此处拆违后,无处生产,一家子将面临困顿,柳市镇帮助该村民解决了生产车间,该用户非常感动,自行拆除了违建。
违建量大面广
彻底拆才能拆彻底
“柳市镇有十余支拆迁队伍共同作业,9条重要道路同时推进拆违。为了提升拆迁队伍的积极性,我们还为每支队伍设置了指标竞赛,每天都以任务完成量进行评比,每个区域每天都要上报拆违的面积和拆违的户数。目前,柳市镇的整体拆违氛围已经初步形成,很多违建住户自行拆除违建,他们说现在拆违是大势所趋,自己拆了,一些材料还可以重复使用。”自柳市镇开展全方位拆违工作以来,柳市镇负责人深刻地感受到群众思想上的变化,“一开始的阻力非常大,基本上,拆一处,就会有很多人来到镇里上访、吃面子,有不想拆的,也有觉得拆得不公平的,通过近两个月大面积的拆违后,现在的群众深切地感受到,是真正拆、彻底拆,大家从心底慢慢地认同并接受。”
为了让每位群众理解拆违、接受拆违,柳市镇在拆迁现场写好举报监督电话,如有村民有异议的,或觉得有其他违建住户没有被拆除到的,都可以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检举。这一做法成效非常好,收到了非常多的信息反馈,柳市镇了解拆违情况,并及时予以处置。
上池村溪桥路边的临时工业园区早在15年前已形成,占地面积有100多亩,有16家企业,总产值达到了2亿多元。家庭小作坊、外来人出租房都聚集此地,不但影响市容市貌,还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前些年,柳市组织过多次的局部拆违,部分企业主在抵触拆违的同时,怀有侥幸心理,很多违法建设拆除后,又重新搭建起来。
“由于溪桥路的两侧都是柳市镇政府的主要干道之一,只有拆了以后才能保证有新项目落地,才能提升上池村、柳市镇生活品质。”柳市镇政府工作人员先是做好了村干部的动员工作,从各个角度化解村干部的畏难情绪,镇干部、村干部分别到各个违章建筑的户主家中走访。
村民郑先生的加工厂就在此地,郑先生说:“其实这厂房用了十几年了,拆挺可惜的,不过拆了以后,我们村就有更多发展机会。”据悉,从9月份开始至今,溪桥路片区违法违章建筑已基本拆除完毕。
“只有公平拆、和谐拆、彻底拆,才能快速全面推进柳市镇拆违工作。”柳市镇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现在大家的观念都变了,只有违建拆除后,土地才能发挥更大的用处,一些重点项目将会落户柳市,柳市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