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物语

兰州整套铝合金门窗施工队

spring 0

文章目录:

1、兰州“圣亚斯节能窗系统”获第43届日内瓦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博览会金奖2、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3、兰州新区华奕门窗特殊时期“逆势上扬”从复工复产到满工满产 已陆续拿到亿元大订单

兰州“圣亚斯节能窗系统”获第43届日内瓦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博览会金奖

兰州“圣亚斯节能窗系统”获第43届日内瓦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博览会金奖

本报讯(记者刘峰)在日前闭幕的第43届日内瓦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博览会上,兰州黎明铝门窗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圣亚斯节能窗系统”在27个国际组织、100多个国家1000多个发明项目参展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喜获本届博览会金奖及意大利政府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发明协会颁发的专项奖。

2015年4月15-19日在瑞士举办的第43届日内瓦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博览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当今世界知名的国际发明展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该博览会得到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瑞士联邦政府的赞助支持,已连续举办43届。

参加本次博览会的中国发明协会代表团由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军事科学院附属307医院、兰州黎明铝门窗工程有限公司等16家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5所院校代表队组成,携29个项目参加本届发明博览会。该公司研发的“圣亚斯节能窗系统”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建筑外窗行业的产品参加了本届发明博览会。

兰州黎明铝门窗工程有限公司,是西北地区专业从事“集新型节能”建筑门窗研发、生产、加工、安装于一体的科技型知名企业,是“甘肃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会员单位”、“甘肃省科技发明协会副理事长单位”、“甘肃省建筑门窗协会理事单位”,多次被甘肃省门窗协会授予“优秀企业”荣誉称号,具有建筑外窗承包二级资质。该公司研发的“圣亚斯节能窗系统”,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型材专利17项。

“圣亚斯节能窗系统”是兰州黎明铝门窗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多年生产实践和潜心研究开发的发明专利成果,是内置内平开外隐框纱窗结构一体化平开窗新技术,是平开式和上下卷筒式两种纱窗与平开窗结构一体化的平开窗新成果,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节能窗系统。“圣亚斯节能窗系统”重新定位了传统意义的窗体与纱窗组合概念,改变了窗体和纱窗分离制作、分别安装、窗外立面纱窗外挂的传统工艺。纱窗框完全隐藏在窗框外立面与平开窗框体内部的发明,实现了两个单独产品组合在一个窗框体内的制作新工艺,适用于各种系列的平开窗。

“圣亚斯节能窗系统”倡导并实践新型建筑外窗的低碳环境、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通过改变窗体结构,实现了建筑外窗的纱窗与平开窗的一体化的整体生产新技术,有效延伸了纱窗与建筑外窗的整体使用寿命,提高了建筑外窗的气密性、耐久性、安全性功能,加强了窗体的保温隔热性能,传热系数达到2.2/2.6W/(m2.k),增强了建筑物的整体节能效率。目前“圣亚斯节能窗系统”在中国甘肃建筑门窗行业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截至2014年底,在甘肃省经专利许可生产销售的铝型材建筑外窗面积就达到600余万平方米。累计节省工程造价约4亿多元人命币,节能减排贡献成效显著。精美的外观和使用上的舒适度,技术指标和实用功能的提升,制作安装的工艺简便和成本降低等新兴技术,得到行业管理部门、同行业和用户的赞誉。

“圣亚斯节能窗系统”在第43届日内瓦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博览会上深得组委会专家评审委员会的一致好评。很多外商和观众对该发明项目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尤其得到了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业内专家的称赞和关注,并表达了合作的意愿。

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

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坐落于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内。其前身是兰州铝厂,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二五”期间在祖国大西北建设的第一家电解铝厂,1999年改制为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通过资产重组,成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07年,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换股吸收合并,成为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

分公司主导产品为重熔用铝锭、电工用铝锭、稀土铝合金锭、ZLD铸造铝合金锭、铝合金扁铸锭及圆铸锭、铝铸轧卷、预焙阳极炭块、电力。多项产品荣获省、部优质产品称号,其中重熔用铝锭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被确认为国家免检产品、甘肃省名牌产品和免检产品,并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建筑及造币等行业。

近几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机遇,加快发展,强化管理,稳健经营,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实现了连续性跨越式发展,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公司实力显著增强。目前,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电解铝产能分别是1999年的9倍、12倍和5倍,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50万吨以上,发电设计能力60亿度,已成为目前国内生产规模大、具有世界领先、国内一流技术水平、竞争力强劲、经济效益好的“煤电铝”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联合企业。企业先后获得“全国先进集体”、“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中铝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甘肃省文明单位”称号。

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二五”期间在祖国大西北建设的第一家电解铝厂,1999年改制为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通过资产重组,成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07年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换股吸收合并,成为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分公司主导产品为重熔用铝锭、电工用铝锭、稀土铝合金锭、ZLD铸造铝合金锭、铝合金扁铸锭及圆铸锭、铝铸轧卷、预焙阳极炭块、电力。多项产品荣获省、部优质产品称号,其中重熔用铝锭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被确认为国家免检产品、甘肃省名牌产品和免检产品,并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建筑及造币等行业。

1958年,根据西北局大区协作会议关于在甘肃迅速建设一个年产2.5万吨铝冶炼厂的精神,1958年6月冶金部决定建设兰州铝厂,厂址选定在距离兰州市28公里的西固区西柳沟乡。1958年7月2日,兰州铝厂筹建工作正式开始,8月4日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在建设过程中,冶金部对原设计方案作了重大修改和变更,1958年10月,决定将原设计的钢结构电解槽改为55KA自焙阳极砖砌电解槽168台,生产能力也由原设计的2.5万吨降为2.3万吨。同时,在大铝厂附近增建一座6KA上部导电自焙阳极砖砌圆形电解槽88台的小铝厂,年产铝锭1000吨,后来生产能力又扩大到2000吨。另外,自建一座年产1.5万吨的阳极糊车间。小铝厂于1958年3月28日出产铝,并为西北地区生产出了第一块铝锭。由于各种原因,总共168台电解槽直到1960年5月9日才全部启动完毕,并投入生产。投产后,由于设计上的先天不足,砖砌电解槽破损相当严重,于1960年12月28日被迫全部停产。1962年6月25日,整生产区全部部关闭下马。1964年8月,兰州铝厂全部固定资产连同人员一并移交给化工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管理。直到1965年11月,国家计委、经贸委、建设委员会下文,同意兰州铝厂重新复产。1966年3月1日,兰州铝厂复建工程破土动工,于同年12月28日生产出了第一块合格铝锭,至1967年6月全部建成并投入正常生产。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

扩建厂房

1971年5月12日,兰州铝厂正式向甘肃省冶金厅提出扩建电解三厂房,新增54台电解槽。工程建设开始后,到1973年6月29日所有54台电解槽安装完毕,并陆续启动投产。扩建工程总投资1270万元,新增铝锭8000吨。1985年,三车间再次进行扩建,增加电解槽32台,总投资1377万元,新增铝锭4500吨。1986年7月23日,兰州铝厂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提出增建电解四车间的报告,通过自筹资金,四车间扩建工程于1986年12月1日动工建设,并在原来9000吨的基础上续建电解槽22台,到1989年4月10日全部建成,总共新增生产能力1.25万吨。1987年11月24日,兰州铝厂在兰州市红古区平安乡河湾村建设炭素厂,年设计能力3万吨,工程于1989年12月底通过竣工验收,并正式投入生产。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

1993年,公司在兰州市红古区平安乡河湾村新建60KA电解生产线,设计年产铝锭3万吨。1997年,公司以承担债务的方式兼并了西北铝加工厂,实现了冶炼加工一体化(至2007年5月24日西北铝从兰州铝业分离)。

1999年4月,经国家经贸委国经贸企改〖1999〗251号文批准,兰州铝厂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兰州经济信息咨询公司、兰州永达工贸有限公司、兰州铝加工厂、兰州兴铝商贸部等四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至此,兰州铝厂顺利实现了由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转变。2000年8月18日,公司在兰州市红古区平安乡河湾村投资13.5亿元建设200KA大型预焙铝电解技改项目,2001年10月完成了建设,并顺利投产。该工程包括动力供电系统、炭素系统和铸轧系统。

资产重组

2004年,公司果断决定:“以股权换发展权”,实行资产重组,加入中国铝业公司。经过不懈努力,2005年1月19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的方式收购了兰州铝厂持有的2890国有法人股,成为兰州铝业的第一大股东,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2005年8月12日,经获得国家批复的电解铝技改工程和3×300MW自备电厂项目隆重开工建设。电解铝技改项目是国家第九批国债专项资金项目,计划投资18.86亿元,采用当前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350KA大型预焙槽电解铝技术,并从国外引进部分关键技术和设备。经过一年八个月的奋战,于2007年5月15日陆续通电启动投产。自备电厂项目于2004年6月获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2005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予以核准。计划总投资约43.91亿元,安装3×300MW国产燃煤空冷发电机组,同步安装烟气脱硫装置。2008年12月第一台机组建成试投产,2008年12月全面建成投产发电,年最大发电量65亿度,为电解铝生产提供电力。

股权改革

2006年8月,甘肃省国资委与中国铝业公司签定了《关于推进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和兰州铝厂股权划转的意向书》,初步达成了将兰州铝厂持有的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投入兰州铝业发电公司的除外)划转给中铝公司的意向。将兰州铝厂14.65%的剩余股权一次性划转给中国铝业公司,使兰州铝业由此全部进入中铝大家庭。2006年12月25日,公司通过中国铝业吸收合并兰州铝业暨兰州铝业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2007年4月30日,中国铝业换股吸收合并兰州铝业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兰州铝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上市公司宣告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在美国、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国铝业的一个分公司。

5月24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兰州分公司干部大会,宣布成立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李宁任总经理,王洪任党委书记。10月8日,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办公楼正式搬迁至新落成的技术中心大厦。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机遇,加快发展,强化管理,稳健经营,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公司实力显著增强。目前,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电解铝产能分别是1999年的9倍、12倍和5倍,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50万吨以上,发电设计能力60亿度,已成为目前国内生产规模大、具有世界领先、国内一流技术水平、竞争力强劲、经济效益好的“煤电铝”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联合企业。

兰州新区华奕门窗特殊时期“逆势上扬”从复工复产到满工满产 已陆续拿到亿元大订单

工人正在加紧生产门窗

窗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古到今,勤劳的人类发明了石头、木头、皮质、金属窗户,形成了方形、圆形、多边形的窗型,门窗开始变得丰富多彩。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主角,是位于兰州新区的一家主营生产窗户的厂家——甘肃华奕门窗幕墙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10年如一日,专注设计、研发、生产安装铝合金节能门窗的企业。今年,该企业不仅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反而呈“逆势上扬”,自复工复产以来,已经陆续拿到1亿元的订单。目前,企业马力全开、满工满产,正在争分夺秒抢时间、赶进度,确保所有订单如期交付。

1 争分夺秒抓生产开足马力保订单

随着全国各地项目建设的全面复工,门窗、型材的市场需求随之增大。甘肃华奕主要生产高性能断桥铝合金系统门窗和高品质断桥铝合金节能防火窗,平开门窗和防火窗,是甘肃唯一引进全套德国、意大利、日本原装进口设备和数控加工中心的门窗企业,也是甘肃唯一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多项专利、甘肃门窗行业内唯一承接海外大型门窗幕墙工程并出口创汇的企业。2019年,被评选为工程门窗类“中国门窗百强”荣誉称号。

4月22日,本报记者走进甘肃华奕6千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工人们佩戴着口罩作业,从选材、切割、组装、加工、成形、清理、包装到发货打包,一切井然有序。在一台德国叶鲁重型组角机前,安装工人轻松将一扇窗角对齐,几秒种后,窗角迅速密合。据了解,甘肃华奕引进了世界顶级的加工设备:全套的德国、意大利、日本原装进口的叶鲁、飞幕、意美吉数控加工中心、数控切割锯、重型组角机和数控扣条锯等国际一流的门窗幕墙加工设备,现已发展为西北地区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生产安装质量最好的幕墙和节能门窗设计、生产、安装、综合服务提供商。

该公司技术总监刘蒙松告诉记者,全进口设备生产线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减少了人工投入和不必要的成本损失,也为保障订单产量打下了基础。目前,两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全力保障订单产量。

2 内部疫情防控一刻不松懈

受疫情影响,今年2月1日,该企业管理人员复工,提前着手全员复工的准备工作,2月10日,七成生产人员到岗复工,到2月24日,全员到岗复工,全面恢复产能。

复工复产以来,甘肃华奕一手抓安全生产、一手抓疫情防控,时刻了解车间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企业每天都要完成的防疫工作。企业专门制订了严格的“进厂四部曲”,即消毒、测温、洗手、登记,如遇体温异常者即刻劝离,为了大家的安全健康,要求工作人员一直佩戴口罩、勤洗手、少接触。每天早中晚三次全面消毒,卫生间、垃圾桶等卫生区域不定期消毒。每天进行定时通风,每次通风10至20分钟。

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严禁生熟混用,避免肉类生食。4月22日中午,在员工食堂,工人们间隔排队,有序取餐、用餐,后厨人员对餐厅每日消毒一次,餐桌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高温消毒,每一份菜品均采用分餐取食,既安全又节约。

“单位每天的防疫工作做得很到位,对我们来说,也觉得很安全,很放心。”吃过午饭,赵师傅将餐盘放回回收处后前往宿舍休息,他告诉记者,企业为员工提供了免费的食宿,安排专人不定期对职工进行跟踪随访、测量体温,实时记录测量信息,让大家没了后顾之忧。

3 就近招工解决人员紧缺问题

与往年不同,企业除了完成原有的订单作业外,今年还陆续接到了许多新的订单。尤其是进入3月以来,随着全国项目建设的全面复工,订单突飞猛进,订单额达到1亿元,这对甘肃华奕来说是喜也有愁。喜的是企业有单可做,有账可入;愁的是,订单量的增加也让现有的人手出现了不足。

家住兰州新区的尚文龄,产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甘肃华奕的安装工,她也是今年复工后企业新招的员工之一,虽然才干了一个多月,可是尚文龄早已熟练掌握自己的工作流程,涂胶、组角、套装,一套流程在尚文龄的手中行如流水,简单高效完成。这次疫情,让一部分人没了工作,也让不少像尚文龄一样的人在家门口找到了收入不错的工作。

“我们目前有一线生产工人50人,有两条生产线,前期通过网络、会场等多种渠道补充人员,但还有10人至20人的缺口。”刘蒙松告诉记者,此次招人主要面向兰州新区当地的人员,既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也帮助当地解决人员就业的压力。

4 全力以赴实现年度目标任务

“质量为王”是生产制造业一条铁的生存准则。甘肃华奕的门窗看起来与普通门窗差别不大,却内含乾坤。该窗户集抗风压、气密、水密、保温、隔声、采光性于一体,符合国家节能规范要求的六性检测指标,也是我省首家通过“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证的防火窗,在火灾发生时,可以为业主保障一个小时的黄金逃生期。为了确保窗户质量,在生产过程中,甘肃华奕对产品的质量采用了员工自检、工序质检相互互检、质检和样窗、样版先行的四层检验工序。

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把定好的进度抢回来,把落下的任务补上来。记者了解到,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甘肃华奕针对订单,合理调配生产物资,安排精干技术人员,保障生产运行。下半年根据项目的发展情况,企业将继续配备更加高端的包装线设备,以减少人工投入、缩短工时,力争完成2亿元的年度生产目标任务,努力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企业贡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兰英 赵雨欣 文/图

别墅门窗品牌

隔热隔音门窗

铝合金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