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铝合金门窗
文章目录:
1、甘肃临夏6家民营医院涉嫌违法犯罪,目前均已关门歇业2、临夏州古河州牡丹花园B区开盘3、程家川村:你帮我带共脱贫
甘肃临夏6家民营医院涉嫌违法犯罪,目前均已关门歇业
新京报讯(记者 李英强 马骏)6月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公安局发布通告,称临夏协和医院、博爱医院、现代妇科医院、华山医院、新阳光男科医院、同济医院等6家医院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涉嫌寻衅滋事、敲诈勒索、诈骗、强迫交易违法犯罪,刑事拘留嫌犯25人。
6月11日,新京报记者探访上述6家民营医院发现,医院大门均紧锁,但玻璃门窗后的办公用品仍未搬离,导医台上一片狼藉。其中,博爱医院、新阳光男科医院门头上方大牌子已拆除,博爱医院门口还张贴着“因医院装修升级暂停营业”的标识。
6月10日,临夏博爱医院暂停营业。新京报记者 马骏 摄
6月11日,临夏州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该局侦查发现,上述6家医院的医院被害人多为临夏州周边县群众。自发布征集上述医院违法犯罪线索以来,警方又收到多条检举线索,目前正在一一核查。
临夏市卫健局提供的文件显示,2017年至今,上述6家医院均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共计罚款34000元。其中,涉及医疗废物暂存点无紫外线清毒灯、无防鼠设施、医疗管理人员无培训记录;医疗废物无专用收纳工具,检验科废弃血标本未冷藏存放;超范围经营等多项违法违规。
另外,卫生监督执法检查还发现,2017年9月12日,临夏同济医院超范围开展诊疗,医师违规为患者开具堕胎药处方;2018年4月18日,临夏协和医院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擅自为患者做人流手术,医院负责人在接受执法人员询问笔录中称,手术收取患者1000元左右,利润在20%。
临夏市卫健局提供的医院处罚笔录显示,临夏市协和医院曾违规为患者进行人流手术。新京报记者 马骏 摄
6月10日,临夏市卫健局医管办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上述医院普遍存在发放医疗广告夸大宣传、巧立名目收费、拆分检查费、无形中加大患者诊疗费用等问题。比如,诊疗某病前说好收费500元,诊疗中不停增加项目,最后收费1000元。
上述负责人表示,警方采取强制措施前,新阳光男科医院、博爱医院已向卫健部门主动提出歇业,并已依法进行机构注销。涉事的其余4家医院,警方立案侦查后,3家医院的医疗执业许可证已被卫健部门吊销,1家医院停业,并已对其下达吊销许可证通知书。
6月11日,临夏华山医院也已歇业。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摄
6月10日,甘肃省卫健委官方公号发布消息,称省卫健委、省公安厅等7部门联合召开《全省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专项行动为期一年,将覆盖各类各级卫生医疗机构。
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马骏
编辑 滑璇 校对 柳宝庆
临夏州古河州牡丹花园B区开盘
8月18日,由古河州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古河州牡丹花园B区”开盘。古河州牡丹花园B区住宅小区项目,总投资6.9亿元,是集教育、会展、文化、商业、生态、康养为一体的高品质住宅区。
该项目由国内顶尖的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团队打造。设计以“时光花园,艺术生活馆”为主题,形成一个艺术、生活、品味、健康的社区。设计通过林荫休闲、图书会客厅、四季花园、中央聚会舞台、长者乐园、儿童乐园六大绿色秘境,共同串起了归家密境。同时与国内百强《银钥匙》物业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打造区域最高品质的住宅小区。
在工程选材用料方面,进行十二大创新改进。入户门采用中国行业领军企业盼盼子母入户安全门;门窗采用铭帝品牌隔热断桥铝系统门窗;电梯采用全球一流电梯品牌三菱电梯;外立面装饰系统采用最新一代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等,为广大业主带来高品质的居住体验和服务。
据悉,长期以来,古河州地产始终坚持“诚信为本、质量为先”的经营理念,着力打造设计合理、质量过硬、居住舒适、环境一流、高性价比的优质楼盘。该公司于2013年7月注册成立,是一家集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预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贰级资质。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现有在职职工10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5名,下设办公室、财务室、工程部、采供部、后勤部和售楼中心。
记 者:王伟如 摄影:徐克荣
编 辑:田玉燕
主 编:覃 霞 责编:范海东
总监制:陈克义 监制:姬 平
程家川村:你帮我带共脱贫
田地里,镇上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和群众一起栽植油桃树苗,技术人员一边修剪着栽植好的油桃树苗,一边给群众讲解油桃树管理及修剪技术;村委会里,县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对村里的50多位妇女(精准扶贫户妇女)开展着拖鞋勾边培训……这是近日,记者来到临夏县黄泥湾镇程家川村时,看到的该村发展新产业的喜人场景。
程家川村共有6个社、275户、1219人,其中,2013年,全村确定的建档立卡户群众有103户、445人。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引领下,该村农民党员、致富能人等积极参与到该项工作中,大家齐心协力,你帮我带,共同演绎了一场助力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
早在1999年,每座温棚县上扶持无息贷款6000元的情况下,程家川村13户群众建起了25座温室大棚,多年来,他们主要种植了以茼蒿为主的蔬菜。靠温棚种植,种植户也相应得到了一份较为可观的收入。2007年前后,村民康成子的三个孩子相继考上了大学,他家可谓是喜事连连,但康成子的脸上却看不到笑容、终日愁眉不展。原来,主要靠打工和种植几亩土地维持生计的康成子,为难以支付孩子们学习、生活等费用而发愁。当时,农民党员程昌林种植着5座温棚,他了解到康成子家的现状后,主动将自己的2座温棚让给康成子种植,并提供种植技术服务。
从此,康成子和温棚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久后,他家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三个孩子顺利完成了学业。
“孩子们上大学期间,如果没有老党员程昌林的帮助,真不知该如何解决孩子们上学缺钱的问题,他对我家的帮助,我们全家人没齿难忘!”提及往事,康成子显得很激动。他说,目前,他的三个孩子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并在临夏市购买了楼房,他家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据村党支部书记周香莲介绍,在温棚里一年可以收获茼蒿6茬至7茬,一座温棚年收入2万元左右。通过温棚种植,村里14户群众走上了致富路;5户建档立卡户群众,通过在温棚里打工等方面的收入实现了稳定脱贫。
今年31岁的程秀城,2013年,在土桥镇办起了一家铝合金门窗加工厂,当时,厂里只有7名工人。
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深入开展,程秀城的加工厂也有了些许起色。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动员村里的建档立卡户群众到他的厂里打工,最终,程六五、程东东等5名精准扶贫户群众愿意到他的厂里打工,他给每人每天100元工资。在随后的几年里,程六五、程东东等5人不仅掌握了铝合金门窗制作技术,还为他们实现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目前,这5户群众全部实现了稳定脱贫。
“在这里上班,一年四季都有活干,还管吃住,每月的收入很稳定。今后,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程东东等为拥有这样一份工作打心底里高兴。
今年,程家川村产业发展又有了新的方向。
“去年,县上邀请省上相关专家对村里的气候、土质等做了检测,程家川村有栽植油桃的优势。为此,县上决定在我们村栽植500亩油桃树苗,把这里打造成油桃种植基地。将来,利用兰郎路、康临高速公路穿村而过的优势,发展以农家乐、油桃采摘为主的旅游产业……”黄泥湾镇党委副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李廷鑫告诉记者。目前,该村建档立卡户群众还有23户、87人,但在党和政府脱贫攻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村里群众的互帮互助下,这些群众预计今年年底全部脱贫。
记者:梁永吉 乔栋明
来源:民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