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铝合金门窗厂
文章目录:
1、浙江日报刊发兰溪市委书记朱瑞俊的调研报告:推动产业转型 提升亩均效益2、拆违4000平方米兰溪强力推进重点区域沿线整治3、喜迎二十大丨金华前8月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5个
浙江日报刊发兰溪市委书记朱瑞俊的调研报告:推动产业转型 提升亩均效益
2018-07-18 07:15 | 浙江日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动产业转型 提升亩均效益
——关于兰溪工业企业改造提升的调研报告
朱瑞俊
2017年7月,省委书记车俊到兰溪检查指导工作,对这座老工业城市提出了“产业加快转型,古城焕发青春”的殷切期望。一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强工兴市”战略,加快推进兰溪“产业振兴示范区”建设。兰溪工业发展成效如何?还存在哪些短板?下步工作该如何推进?带着这些问题,我从今年3月初始,按照省委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要求,率调研组深入兰溪经济开发区、工业强乡镇蹲点调研,先后走访企业70余家,召开座谈会16次,对兰溪工业发展现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就如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作了深入思考。
一、主要变化
去年以来,兰溪精心筹办了实体经济发展大会、工业经济创新发展大会,相继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8条政策、加快开发区“二次创业”12条意见、“1+6”人才新政等一系列政策,着力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是主要指标增速明显。2017年,兰溪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51.6亿元,居金华各县市第一位;工业投资增长8.3%,工业用电量增长8.5%,工业用地供应宗数、面积分别同比增长40.7%和86.6%。今年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6%,传统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占比由2015年的62.9%下降到56.5%。成功列入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分行业试点、纺织行业“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工业节能与绿色制造等多项省级试点。
三是企业活力有效激发。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全市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56.3%;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23.3%,增幅均居金华各县市第一。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8家,新增挂牌企业39家,11家企业被列入全省“隐形冠军”培育名单。
二、主要短板和原因分析
虽然兰溪工业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为工业亩均税收偏低。通过调研,我分析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是闲置低效用地较多。我们对全市工业用地情况、企业税收情况进行了彻底排查,目前兰溪全市共有零税收企业748家,用地9514亩。除零税收企业以外,其他低效企业也比较多,以兰溪经济开发区为例,共有企业330家,其中亩均税收在1万至8万元的企业有169家,占企业总数的51.2%。
二是产业层次仍然偏低。兰溪工业仍以基础产业为主,纺织、水泥、冶金等产业均处在产业链上游,生产环节少,附加值较低。2017年兰溪实现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0.38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0%,低于金华全市14.4个百分点。
三是企业科创能力较弱。虽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26家增长到2017年的53家,但横向比差距依然较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仅占金华全市的9.8%,上市公司数仅占6.1%,不能形成高附加值的税收群体。
三、对策措施
通过调研,我们深深感到,只有紧紧抓住“亩均论英雄”改革这个突破口,才能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兰溪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必须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以“亩均效益”为标准,把低效用地清出来。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闲置低效用地“三年清零行动”,对现有企业零税收或亩均税收明显偏低的,进一步查找原因,分类施策:对属于企业自身原因未开工建设、未经营纳税且符合收回条件的,直接采取措施回收土地;对投资履行不到位、企业经营不善且无法收回的,令其限期开发整改,通过自主改造、依法转让、破产重整、协商共建、协议置换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力争2018年盘活低效用地3000亩,到2020年全面清除闲置低效用地。
以“一带一路”为统领,让富余产能走出去。作为老工业基地,一些富余产能在兰溪乃至整个华东地区难以布局,兰溪红狮水泥已经作了很好的探索和实践,用实际行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今年2月8日,老挝万象红狮5000吨水泥生产线点火投产;5月18日,尼泊尔红狮6000吨水泥生产线点火投产。红狮的“走出去”战略,既壮大了企业自身实力,又推动了目标地经济社会发展,还为兰溪带回了可观的总部税收,开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兰溪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接轨大湾区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去海外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腾笼换鸟”为目标,将新兴产业引进来。积极推进“老树发新芽,新树深扎根”行动,比如华东铝业这个最困难的老国企,与杭州锦江集团战略重组,果断放弃电解铝,进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光学膜产业,实现了从一锭铝到一张膜的华丽转身。2017年,兰溪“光膜小镇”已入驻6家企业,累计完成投资15.6亿元。我们要继续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引导上下游重大优质项目、知名公司入驻兰溪“光膜小镇”,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亿元。同时,在全市面上推进企业对标竞价“标准地”改革,带着环境承载、要素匹配、投资强度、亩均贡献等一系列标准出让工业用地,紧扣“事先定标准、事前做评价、事中做承诺、事后强监管”四大环节,全面提升新引进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以“凤凰行动”为载体,使企业能级强起来。兰溪纺织行业做到300亿产值规模,却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为此我们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股改上市。去年3家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万舟纺织集团,走上了集团化、国际化、时尚化发展道路,当年实现销售额23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棉坯布生产企业之一,为企业上市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将以省“凤凰行动”为指引,高标准落实企业上市工作,鼓励企业瞄准关键技术、高端装备、系统集成等战略性目标,加大并购重组力度。同时,完善拟上市企业清单,分级分步实施精准培育,力争今年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18家,新增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4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报中国证监会审核1家。
以“机器换人”为手段,促智能制造热起来。兰溪一直致力于推动“机器换人”工作,通过税费抵扣等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进行设备更新和工艺改进。作为全市支柱产业的纺织行业,拥有世界最领先的织机3万台以上,每千瓦时电可生产白胚布2.2米,远高于国内同类企业生产0.7米的平均水平;每万锭纱用工不到30人,远低于国内同行业用工80人的平均水平。我们要继续加大力度,搭建“机器换人”工程平台,提高对关键工序技改和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奖励力度,加快落实“企业上云”行动计划,鼓励企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实现从自动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跨越。
【作者为中共兰溪市委书记】
拆违4000平方米兰溪强力推进重点区域沿线整治
来源:金华日报-金华新闻网
金华新闻客户端10月28日消息 记者 倪远山 通讯员 黄丽美
“大变样了,沿线违建被拆得干干净净,道路两侧原先杂乱无章的广告店招也统一改造了,现在走在街上清清爽爽,城市气质越来越好了。”这几天,兰溪多条主干道的变化成了市民讨论的焦点,不少市民有了这样的感慨。
啃“硬骨头” 连片拆除多处违建
近日,兰溪多点发力,多个重点区域沿线的整治工作基本完成,五里亭、横山路、丹溪大道两路两侧的存量违建攻坚拆除完毕。截至目前,兰溪今年共拆除主干道存量违建130余处,面积达4000平方米。
兰溪开展集中整治,目的是进一步改善主干道沿线环境面貌,全方位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助力国家乡村振兴大会召开。
“五里亭小区就是此次集中连片拆除行动的一部分。”兰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小区紧邻兰溪世贸饭店东侧,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不少住户为一己私利,擅自圈占楼顶空间建起了“楼上楼”,硬生生将一层变为两层。
大部分的违法建筑都是由彩钢瓦铺建而成,还有部分阳光房。在前期排查中,执法队员发现40幢居民楼里,竟有30余户楼顶存在“加盖长个”现象,不仅给沿线市容环境抹了黑,还大大增加了房屋荷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从反对到支持 拆到百姓心里
今年8月份,这些存在了几十年的违建,最终还是被依法拆除。借力无人机空巡,执法队员将全部的违建情况登记造册,并分组包户,逐一上门与业户进行沟通,最大程度争取群众的理解与配合。
在执法队员的反复宣传引导下,业主逐渐从观望、排斥到愿意配合。“之前存在误区,以为这一块是自己的,所以就想着利用起来,在楼顶搭起了小花园,听完执法同志的普法后才知道有这么大危害,我愿意带头拆除。”业主林先生说。
除了拆除长期“盘踞”在楼顶的违建,执法队员还用心听民声解民忧,统一安排专业施工队伍为有需要的住户提供水电空调改造等服务,并对楼顶垃圾杂物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通过解决一件件民生“小事”,让拆违更得民意聚民心。
一街一景 城市提颜值增气质
沿线违建的拆除后,横山路道路面貌焕然一新。洋气十足的咖啡色亚克力雨棚代替了破损老化的危旧雨棚。外墙上原本参差不齐的空调也重新进行了规整,穿上了崭新的铝合金外衣。经过统一改造的广告店招成了街头的一道风景线。现场,施工人员正踩着45米的登高吊车在清洗外墙。
横山路是兰溪城区主干道,因建成时间久远,小区的基础设施日益陈旧,沿线住户私自在二楼平台搭建钢棚、围栏、砖混结构的简易房。此外,外立面墙体的脱落、高矮不一的空调外机,杂乱的店牌店招也成了影响和削弱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因素。
前期,建设局、资规局、城投、行政执法局、街道等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对违建拆除及外立面改造相关事宜进行反复研判剖析,最终敲定了“一街一景”的整治方案。
“在全市存量违建专项整治行动的强力推动下,这些沿街私搭乱建被‘连根拔起’。”兰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后续的改造中,并没有采用一刀切的做法,而是因街制宜,设计了不同风格的外立面和店招,使它们与建筑物造型、风格和色彩相和谐,比如丹溪大道沿线的店招之间就加入了兰溪元素构成的隔断,既整洁美观又彰显了街景的个性和特色。
据悉,此次重点区域沿线涉及立面改造的共有382户。兰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按照“应拆尽拆,依法公平”的总体要求,外修美丽“颜值”,内练文明“气质”,让兰城更加宜居宜业。
本文来自【金华日报-金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喜迎二十大丨金华前8月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5个
21日下午,义乌市人民政府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就欣旺达义乌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订投资协议。
这些天,投资50.6亿元的花园集团(金华)生物医药科技园维生素D3全产业链在金华开发区全面投产;欣旺达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在义乌签约,总投资约213亿元;纽顿(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部项目在金义新区开工建设,总投资超100亿元……投产、签约、开工,金华重大项目捷报频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不断点燃。
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招引“大好高”项目是关键。今年以来,金华把项目投资作为主抓手、主引擎,深入实施“‘一把手’招商、一线招商、一体化招商、一票否优招商”的招大引强工作机制,推动谋划大平台、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产业。今年1月至8月,金华共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5个,同比增长4倍多,其中包括东阳光铝电解电容器项目等50亿元以上项目7个、创豪半导体封装基板项目等百亿元以上项目两个。
大项目招引,靠的是“链式思维”。9月21日,欣旺达浙江锂欣产业园圆柱锂电池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3亿元,这是欣旺达在兰溪的第5个项目。“以欣旺达项目为链长,兰溪招引落地上下游配套项目13个,总投资近283亿元。一批新能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的招引也有了实质性进展。”兰溪市招商投资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项目引进来,还要落下去、动起来。今年3月签约,7月厂房完工,9月试生产……位于浦江的浙江祥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亿平方米光伏胶膜及电子胶膜项目,跑出加速度。金华市将招大引强工作月度汇报会固化为一项制度,每月初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汇报1个月来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的招引情况,并实行每周调度、通报,定期在媒体公布项目进展情况,营造浓厚的“赛马比拼”氛围。
此外,为了给重大项目保驾护航,金华统筹推进“联审联评+要素配置”,针对性地解决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弱点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限时分类交办、推进问题销号。
“早跑早发展,早谈早主动,早盯早落地。”金华市投资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金华将深化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储备一批50亿元、100亿元的重大制造业项目,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入统一批10亿元制造业项目,力争完成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70个的年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