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铝合金门窗店电话
文章目录:
1、《银河补习班》昨上映 取景的这座浙中小城为何频被相中2、喜迎二十大丨金华前8月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5个3、兰溪光膜小镇崛起 从一锭铝到一张膜看华铝如何华丽转身
《银河补习班》昨上映 取景的这座浙中小城为何频被相中
昨日,由邓超、俞白眉导演的《银河补习班》正式上映,上映首日票房过1.5亿,是今年暑期档开局最热的一部国产片。也许,你看过这部电影后,会觉得有点眼熟——因为该片全部在浙江取景,大部分在兰溪拍摄,部分取景建德等地。
说起兰溪,很多人会想起去年的动画电影《昨日青空》,里面的场景全是按照兰溪当地实景绘制的。不久前杀青的由秦海璐主演的电视剧《亲爱的,你在哪里》也在兰溪取景。为什么剧组纷纷钟情兰溪?那么,就跟随记者,来探访一下这座浙中小城吧。
一天一趟“绿皮”到兰溪
兰溪火车站成粉丝打卡点
绿皮火车外面贴着“杭州到兰溪”的“特快”车次牌,车厢里黄色座椅套配黄色窗帘,也干净雅致。
从杭州到兰溪,如果搭火车,只有一个选择,一天一趟的绿皮火车——T7785,历时2小时42分钟。
虽然时间有点久,但一下车,你就会被火车站的年代感所惊叹,就像坐了趟时光列车。兰溪火车站位于市中心,完全保留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火车站建筑风格。候车室很小,却很有年代感,一排排大吊扇,墙上是“严禁夹带危险品上车”的瓷砖宣传画,落款是1990年。
一位兰溪市民告诉记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火车站还是很热闹的,那时终点站是千岛湖。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2009年,兰溪至千岛湖段终止了客运业务,到2016年,兰溪站仅维持着兰溪至杭州的始发终到,一天往返各一班,当然都是“绿皮”。
对习惯了高铁出行的人来说,这个“兰溪站”太不方便,但对电影选景人来说,却如获至宝——有绿皮火车的南方小站,放眼全国也找不出几个。
《银河补习班》里,父子两人出去旅游,就有不少兰溪火车站和绿皮火车的镜头。如今,这两趟“绿皮”也成了网红,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专程来打卡,体味一下时间慢下来的感觉,几乎每趟都是满座。
老厂房仿佛天然摄影棚
大得能搭起“航空基地”
上了年纪的浙江人,对兰溪应该都不陌生。在计划经济时期,兰溪披着工业城市的耀眼荣光,这里的工业曾是引领浙江的一面旗。
1960年,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设计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建成投产。百里之外的千年商埠兰溪,由此迎来了第一次工业化蝶变:作为新安江水电站的配套,冶金部直属企业、华铝前身——兰江冶炼厂落户兰溪。以此为肇始,电缆厂、塑料厂、化工厂、农药厂、机床厂、汽配厂、棉纺厂……纷纷落子兰溪。此外,“兰江味精”“云山金笔”“凤凰肥皂”“凯旋燃具”这些当年熟悉的“名牌”都是兰溪生产的。
但日历翻到上世纪末,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异军突起,兰溪的老牌国有企业疲态显现、举步维艰。再加上近年,一些原本在兰溪市区及市郊的工厂迁出,留下大量闲置的老厂房。
这些老厂房,在影视剧组眼里,却成了宝——《银河补习班》里很多太空舱里的戏,就是在兰溪“老铝厂”的厂房里搭景拍的。
“老铝厂”,指的就是位于兰溪城郊西路华铝的老厂区。当年的“老铝厂”从医院到学校、菜场都有,像一个小镇,最多的时候,员工有6800多人。
昨天,记者来到这里,铝厂早已搬迁,只剩下巨大的空厂房和高高的大烟囱。
去年陪同《银河补习班》看景的当地工作人员说,因为要搭航空基地的景,剧组正为找又高又大的厂房犯愁,结果一看就乐了,连叹“这估计是全国最大的摄影棚”。
记者身在其中,深切感受到它的“巨大”,从头走到尾用了10分钟,厂房里还有一条铁轨,本来是用来运输冶炼原材料氧化铝的。里面布了好几个景,除了航空基地的景,还有邓超和儿子居住的陋室的内景。
走出厂房,外面是一片老工业区的特色风景,最瞩目的就是一根根高大的烟囱。记者走了一大圈,终于找到邓超爬上去的那根大烟囱,烟囱上还留着邓超爬过的木梯子。
这样的重工业厂区风景以及“天然”的摄影棚,在兰溪远不止老铝厂一家。像“兰溪味精厂”“兰棉”的老厂区,都保存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吸引了不少影视公司的目光。
邓超带火的兰溪牛肉面
每天要卖两百碗
在《昨日青空》和《银河补习班》中,不少情节都发生在城南古巷。
确实,兰溪不仅是一座老工业城,还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古城,保有200多幢老房子以及“探花”“忠锡”等多条明清风貌的街巷。这些古巷夹在两侧的古民居之间,巷子非常狭小,记者只能与一人并行。走出古巷,不远处就是兰溪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西门城楼和城墙,沿江的600米城墙为明正德七年(1512年)重建。登上城楼即可俯瞰兰江,沿江依旧有不少码头,远处可见船舶往来。
昨日,记者还来到了“兰溪市第三中学”,“兰三中”不仅是《昨日青空》里的校园,还是《银河补习班》里邓超儿子就读的学校,相关戏份在“兰三中”“蜀山中学”和“实验小学”三所学校取景。
红的不只是老厂房、古建筑,影视剧组的入驻还带动了当地的美食。比如,邓超就在网上大力安利兰溪牛肉面。他在杭州举行《银河补习班》提前点映时,特别提到,“好想再吃一碗!”
兰溪牛肉面素来有点名气,被邓超点名的这家荣荣面馆,就在李渔路上,门面不大,门口“超哥爱吃的手擀面”几个字非常醒目。
面店生意不错,桌子都坐满了,老板娘切牛肉,端面碗,忙得不亦乐乎。她告诉钱报记者,“邓超一共来过二十几次,他喜欢放辣椒,另外牛肉面必加大肠。”
兰溪牛肉面是手工擀制面条,配料除了牛肉还有番茄、豆制品、咸菜、大蒜、葱等,凑成“一清二白三红四绿”,单点一般是12至14元一碗。而邓超“还喜欢再加一个葱炮蛋,一顿要吃40多块。”老板娘说。
记者留意到,因为生意太好,荣荣面馆新贴上了一张招工启事。老板娘说,以前店里一天卖100碗面,现在多翻一倍都不止,很多外地人专门找到这里来,就因为超哥喜欢吃。
当然,如今的兰溪构筑新平台、集聚新产业,工业经济正在换装新引擎。同时,当地也正在积极推动影视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希望影视旅游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原标题《这座浙中小城 为何频频被剧组相中》,原作者陆芳、尹炳炎。编辑任征斌)
喜迎二十大丨金华前8月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5个
21日下午,义乌市人民政府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就欣旺达义乌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订投资协议。
这些天,投资50.6亿元的花园集团(金华)生物医药科技园维生素D3全产业链在金华开发区全面投产;欣旺达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在义乌签约,总投资约213亿元;纽顿(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部项目在金义新区开工建设,总投资超100亿元……投产、签约、开工,金华重大项目捷报频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不断点燃。
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招引“大好高”项目是关键。今年以来,金华把项目投资作为主抓手、主引擎,深入实施“‘一把手’招商、一线招商、一体化招商、一票否优招商”的招大引强工作机制,推动谋划大平台、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产业。今年1月至8月,金华共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5个,同比增长4倍多,其中包括东阳光铝电解电容器项目等50亿元以上项目7个、创豪半导体封装基板项目等百亿元以上项目两个。
大项目招引,靠的是“链式思维”。9月21日,欣旺达浙江锂欣产业园圆柱锂电池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3亿元,这是欣旺达在兰溪的第5个项目。“以欣旺达项目为链长,兰溪招引落地上下游配套项目13个,总投资近283亿元。一批新能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的招引也有了实质性进展。”兰溪市招商投资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项目引进来,还要落下去、动起来。今年3月签约,7月厂房完工,9月试生产……位于浦江的浙江祥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亿平方米光伏胶膜及电子胶膜项目,跑出加速度。金华市将招大引强工作月度汇报会固化为一项制度,每月初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汇报1个月来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的招引情况,并实行每周调度、通报,定期在媒体公布项目进展情况,营造浓厚的“赛马比拼”氛围。
此外,为了给重大项目保驾护航,金华统筹推进“联审联评+要素配置”,针对性地解决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弱点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限时分类交办、推进问题销号。
“早跑早发展,早谈早主动,早盯早落地。”金华市投资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金华将深化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储备一批50亿元、100亿元的重大制造业项目,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入统一批10亿元制造业项目,力争完成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70个的年度目标。
兰溪光膜小镇崛起 从一锭铝到一张膜看华铝如何华丽转身
2018-05-24 16:04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兰溪市委报道组 王莹
光膜小镇规划图
5月23日,兰溪市光膜小镇内的浙江锦浩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生产一派繁忙,工人们身着防尘服在防尘车间有条不紊地操作。据了解,该企业是国内首家PP材质反射膜生产企业,生产的反射膜将供给LG、三星等知名品牌。
就在去年3月,光膜小镇的首家企业浙江锦辉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600万平方米液晶屏背光模组增亮膜项目投产,这也是国内量产最大的光学增亮膜项目。该公司占地面积125亩,总建筑面积28000多平方米,引进发明专利和新型专利62项,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了一年时间,当年即实现销售额7000万余元,今年预计可达2.5亿元,总产量约为3500万平米。该公司的客户不仅有小米、长虹、夏普等国内客户,还有韩国LG等海外客户。更让该企业如虎生翼的是,锦浩生产的反射膜,与该公司生产的增亮膜可组合销售,走膜片整包销售路线。
光膜小镇是“老大难”企业华铝的华丽转身。华铝,前身是兰溪铝厂,始建于1958年5月,是国家“二五”计划为新安江水电站配套的重点项目,曾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之一,也是浙江省的用电大户,主要生产铝、铜、炭素制品。据2013年一组数据,华东铝业当年用电量为22亿千瓦时,超过武义县全社会工业用电量,是磐安全社会工业用电量的7倍有余。
这艘“大船”在计划经济时代发展得红红火火,进入上世纪90年代,抓住产权制度改革机遇,大力进行股份制改革,经济效益一度焕发二次青春。但是到了21世纪,国家开始对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出台系列调控措施,华铝不可避免地地陷入亏损,站到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上。要守住发展之基,华铝唯一的选择就是“脱胎换骨”式改造。
2013年7月,华铝在金华市政府和兰溪市政府的推动下,由杭州锦江集团、红狮控股集团顺利完成战略重组,彻底关停了高耗能的电解铝生产线,并于2015年进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光学膜新材料产业。光学薄膜在国内市场需求巨大,光电信息产业中最具发展前景的通讯、显示和存储三大类产品都离不开它。但由于技术原因,目前仍大量依赖进口。
从一锭铝到一张膜,华铝完成了华丽的“蜕变”。结合华铝的光膜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2016年起,兰溪积极打造光膜小镇,创造了边申报、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一年实现量产的兰溪赶超速度。
兰溪光膜小镇计划总投资56.48亿元,以LCD光膜制造为主产业,培育衍生商业、写字楼、酒店、物流、文化、娱乐、体育、餐饮、教育、休闲等众多业态。小镇以生态为先,结合当地自然山水特点,把对当地的生态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有针对性进行保护、管理和建设。科技感十足的小镇客厅,依山势规划在一座小山上,与小镇遥相呼应。小镇的道路(桥梁)均以兰溪的市花兰花为布局,建筑以造型别具的低矮建筑为主。生产生活配套齐全,绿荫茂盛,非常适合安居乐业。主持小镇规划编制的中国工程院吴志强院士曾经风趣且诙谐地讲,光膜小镇将会是兰溪小青年谈恋爱的好去处。
有了高规格规划的吸引,通过筑巢引凤,光膜小镇先后引进了锦浩、锦辉、锦德等7家光学膜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专利技术100余项,总投资规模超35亿元,初步形成了光学膜产业集群,光膜技术全国领先。完全量产后,预计能实现产值100亿元。
为了加快光膜小镇建设,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兰溪针对光膜小镇的项目,实行了“一口受理、在线咨询、网上办理、代办服务、快递送达”的办事流程,变“项目跑”“部门跑”为“数据跑”。同时,在小镇实施项目承诺制,简化小镇项目前置条件和申报材料,对小镇水、电、气等公共服务以及中介服务事项,指定专职全程代理员专门全程代办,力争小镇业主“一次都不用跑”。在良好的服务下,截至今年1季度,光膜小镇累计完成投资额16.7亿元,企业的投产速度不断被刷新,锦辉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了一年时间,而锦浩仅用了半年,锦德也将在今年下半年投产。
如今,光膜小镇还成为了兰溪人才集聚高地,已引进膜产业人才300余名,其中博士5名,硕士16名,各类技术专业人才158名。兰溪还为小镇人才提供精装修人才公寓和人才奖励,吸引更多的人才落户“光膜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