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物语

外贸寒冬来了?浙江人说不怕

autumn 0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进出口数据,4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仅为3.9%,较上月14.7%的增速大幅下降。在长三角地区,苏浙沪三省市1-4月进出口增速较此前均出现回落。从行业看,在劳动力密集型领域,纺织制品、家具、服装出口增速均大幅回落。而4月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仅微增0.11%,创下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增幅。其中,作为江苏外贸的传统优势领域,4月江苏机电产品出口更是下降16%。

运费和汇率的波动、产业链和订单的外流,都让外贸生意人焦虑,但他们见招拆招,信心还在。

小老板的烦心事

国际海运价格的回落,或许是今年外贸领域少有的好消息之一。

自2020年下半年起,国际海运价格一路狂飙突进。以中国至美国西部的航线为例,一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运费,从疫情发生前的2000美元左右一度涨至20000美元高峰。不仅如此,海外港口受疫情影响导致集装箱周转率大幅下降,“天价运费”和“一箱难求”曾是外贸行业从业者过去两年最大的困扰。今年以来,情况出现了变化。春节后,海运价格肉眼可见地一路走低。仍以亚洲至美国西部的航线为例,5月2日至11日,波罗的海每日运价亚洲—美西航线运价指数(包含附加费)下降了25%,至12217美元/标准箱。即使该指数在20日回升至13806美元/标准箱,但还是比去年9月底的历史高点下降了近三分之一。

运费降了,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玻璃工艺品的小韩却高兴不起来:“海运价格跌,对于外贸当然是好事。但是影响外贸生意的因素太多了,光是运费跌,不解决根本问题。”小韩经营的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近几个月手里的订单有还是有的,但是体量很小,即便放在做“小生意”的义乌,也着实不值一哂。而且,订单大多来自长期合作的老客户,他们的下单意愿明显不及过往。分析原因,还是全球经济不景气和消费低迷,工艺品本来就不是必需品,消费不振的情况下,交易量肯定萎缩。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也推高了生产成本。还有3月以来国内多地疫情引发的物流不畅,更是雪上加霜。“订单少,利润薄,你说我这生意好做吗?”电话那头,小韩反问记者。

低迷的不仅仅是“非必要”的工艺品。义乌商城集团5月20日发布的“中国小商品指数”周价格指数点评中指出,由于周边地区疫情防控措施收紧,物流、快递收发货受阻,加之疫情区域工厂开工、招工困难,生产订单速度放缓,义乌市场内外贸订单成交近期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低耗品类销售如五金工具、床上用品、办公器材等在2021年收获报复性增长后,本年度销售增长缓慢,四五月份本应是这些行业的销售旺季,但目前整体销售未见明显起色。

义乌正在积极开展线上招商对接,出台纾困措施,与外贸小微企业共渡难关。

外贸人的新方向

3月以来,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出口量都有大幅增长。此外,墨西哥、土耳其的工厂也开始大量扩充产能。我国的出口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订单转移。

在宁波铭朗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盛武斌看来,这种趋势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早已开始:“对于我们公司,2012年是个节点。2012年以前合作的客户现在基本都走光了,无一例外全都去了东南亚。”铭朗服装是一家从事商务男装设计与生产的外贸企业,产品以OEM和ODM的形式出口全球多地。作为一名老外贸人,盛武斌对于订单被“夺走”有着自己的认识:“在服装行业,无论是东南亚诸国,还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埃及等国家,事实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我们的替代。资本永远要寻找成本洼地,对于这一部分流失的订单,我认为不应该再抱有任何期待。”

盛武斌认为,我国的产业链更为完备、产业基础也更为雄厚,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方才是外贸行业破局的关键。与其费尽心机去尝试“收复失地”,不如向价值链的更高处攀爬,寻找并牢牢占据属于自己的位置。盛武斌告诉记者,铭朗服装近年来主打欧美中高端订制市场,今年以来的出口量较前两年增长至少30%,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发生前约70%的水平。

“一线奢侈品牌,目前还是把持在意大利、法国等生产商的手里。往下一个档次,欧美和日本一些准一线或者二线的男装品牌,就是我们的主战场。”盛武斌告诉记者,面对这些小批量、高要求的订单,东南亚企业优势不复,“我们有可供全球客户24小时下单的定制化B2B平台,这是东南亚国家的厂商目前所不具备的。同时,我们手里的这些订单,对于品质的要求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他们暂时也还应付不来,不可能随随便便替代我们的。”

“精益制造,应该成为外贸行业未来的方向。”盛武斌说,“我的理解,不仅仅是在那些硬核的高新技术行业,我们衣食住行各个领域的生产,都要精益求精,提升品质,提升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海外建厂树立信心

困难切实存在,对手亦不容小觑。面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如何见招拆招,成为度过这段艰难时光的关键。

宁波海威汽车零件股份有限公司,是多个国际汽车品牌的零部件供应商。今年1-4月,宁波海威实现出口总额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0%。疫情以来,海运价格和原材料价格暴涨、俄乌冲突、人民币汇率波动、东南亚对手的“截胡”……外贸行业的各种“坎”,宁波海威几乎全部经历了一遍。其中,作为产品主要原材料的铝合金价格,自去年底至今已经涨价近四成。

公司销售副总周海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材料价格成本上涨,虽暂未对订单体现出直接影响,但的确是个潜在的隐患:“毕竟事关成本,客户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自己的考虑。”

所谓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将订单转向东南亚。周海燕表示,在汽车零部件领域,这同样不是件新鲜事:“据我们所知,的确有一部分客户转移了订单,或是跑去询价。客户考虑把订单放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完全符合逻辑。但是从过往的经验看,不少跑去东南亚的订单最终还是回到了我们这里。我们在交付质量和交付稳定性上,仍然是具备一定优势的。”

近期,人民币汇率迎来一轮“跌宕起伏”。4月18日至5月18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收盘价由6.38跌至6.78,短短一个月跌幅高达6.3%,令人猝不及防。一般认为,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有利于增加兑汇收益,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但也有声音称,汇率波动反倒给生意带来不确定性。

“短期来看自然是利好出口的。但从长远来说,还是要追求平衡。对于我们这样的外贸企业,面对汇率波动,需要定期和客户进行结算和调整。”周海燕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开始倾向于现地采购的模式,以避免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对此,宁波海威也早有准备,通过在海外建厂的方式,实现产品直接出海。海威的墨西哥工厂已于2020年投入量产,欧洲工厂则预计将于明年破土动工。

前路漫漫,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我国外贸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或将持续经受考验。以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航运价格为例,纵使今年以来持续回落,但有分析认为,随着旺季的到来以及美西港口潜在的劳工动荡隐患,海运价格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再度迎来飙升。久拖不决的俄乌冲突,以及美西方的一系列对俄制裁,也在为我国外贸行业增加更多的变数。无论如何,坚定信心、提升品质,始终是外贸生意的不二法门。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于量

高档隔热门窗

隔音降噪门窗

高档断桥铝合金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