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报道青海省投“绿电铝”竞争优势不断凸显
近日,央广网客户端、新华财经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铝业变“绿业”,青海省投“绿电铝”竞争优势不断凸显》一文。报道称,青海省投通过绿色电力交易、购买绿色电力证书、建设分布式光伏等方式,积极消纳清洁能源,不断提升电解铝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截至目前,已建设分布式光伏36.27兆瓦,提供绿电约4300万kWh,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近3.2万吨。同时加快构建新能源+碳足迹认证体系,为电解铝产品贴上绿色标签。以下为报道全文:
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国家“双碳”目标任务,青海省投积极推进存量产业绿色转型,依托青海省“绿能高地”打造“绿铝基地”,为建设国内一流绿色低碳电解铝企业注入澎湃动能。
撬动绿色发展“新动能”。作为青海省用电大户,青海省投通过绿色电力交易、购买绿色电力证书、建设分布式光伏等方式,积极消纳清洁能源,不断提升电解铝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截至目前,已建设分布式光伏36.27兆瓦,提供绿电约4300万kWh,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近3.2万吨。同时加快构建新能源+碳足迹认证体系,为电解铝产品贴上绿色标签。青海省投铝板块四家企业均已通过产品碳足迹质量认证、绿电铝评价、EPD认证。其中所属桥头铝电公司顺利通过全国首批绿电铝产品评价,成为全国首批获准生产销售绿电铝企业和青海省第一家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的企业;百河铝业公司成为获准全国生产销售“绿电铝”单张产量最大企业之一、连续四年荣获青海省电解铝行业能效“领跑者”称号,销售绿电铝产品4.96万吨,溢价值136万元。目前,青海省投电解铝生产环节绿电替代比例达到67.38%,成为名副其实西北地区最大绿色低碳铝供应商。
提升低碳转型“含绿量”。近年来,青海省投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减排项目建设投入力度,积极推动电解脱硫、全石墨阴极和磷生铁阴极钢棒浇注技术、电解槽燃气焙烧、铝钢直焊阳极新技术等一批节能项目,有效降低铝液综合交流电耗。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无人值守计量、智能槽控机、铸造自动堆垛、铝锭自动打捆等先进技术应用,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在建的电解脱硫项目,是青海省电解铝企业首家重点减排工程,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废水零排技术,建成后,可达到国内先进环保指标值,实现二次废水零污染。
跑出延链补链“加速度”。坚持在绿色铝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将绿色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绿色铝产业增值溢价。桥头铝电公司攻克“短流程”高品质铝合金产品生产技术,生产出符合市场质量要求的3003合金铸轧卷和5052铝合金扁锭。所属铝企业引进多家铝加工企业,铝液直接送入合作企业,省去铝液铸锭工序,高效完成绿电铝就地转化,减少过程碳排放。桥电实业公司全面推广电解铝固废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技术应用项目,实现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助力铝循环成为“绿循环”,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青海省投以“绿”为底,向“绿”而行,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世界一流铝企业建设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