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突击抓“老赖”
近日,区人民法院开展了今年首次夜间强制执行行动,对一批“老赖”展开“夜袭”。
当晚6点15分,夜间强制执行行动正式开始。20多名法院干警兵分4组,分别赶往展茅、勾山、沈家门等地,依法对一批长期欠债不还的“老赖”进行集中突击执行。晚上7点左右,一组干警来到东港街道南岙小广场边弄堂内的一间小平房前。透过玻璃窗,昏黄灯光下,房内一男子正在做铝合金门窗。“请开下门!”一位干警打着手电筒,边敲门边喊话。该男子出来开门,干警们确认他就是被执行人王某。随后,王某被带上警车。
据介绍,现年44岁的王某来自安徽,从事铝合金门窗生意,2010年在与陶某交往期间,王某以生意需要向陶某借款4万元,承诺每月归还3000元、2年内还清。结果王某只归还了部分借款。在多次讨要无果的情况下,2014年11月,陶某一纸诉状将王某告上法庭,要求王某履行还款义务。区人民法院立案执行。“此前多次电话联系他,还两次上门执行,王某均作出承诺,但一次次毁约,至今只还了9000元。”该案执法法官江涛告诉记者,王某一直在做生意,是有履行能力的。
随后,干警们又驱车将另2名“老赖”带回法院。据了解,此次夜间强制执行行动共传唤到3名被执行人。其中,除被执行人王某对剩余应该支付的款项履行了支付义务外,另2名因拒不履行法院裁判文书所约定的义务,被司法拘留。此次夜间强制执行行动给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以强有力的司法威慑,有效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案件判决之后,‘老赖’与执行法官玩捉迷藏。传唤他不来,执行法官白天上门总是吃闭门羹。我们就在晚上突然上门,打他个措手不及。”江涛说,一些“老赖”长期躲债在外,行踪不定,法院扑空概率很大。夜间执行,是对付“老赖”的一个妙招。据悉,去年以来,区人民法院不断加强对逃债、欠薪等案件的执行力度,令“老赖”的社会生存空间大幅缩小。2015年至今,区人民法院共开展夜间集中执行活动5次,抓获“老赖”28名,取得了执行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统一。
(原标题: )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 初审编辑: 王挺雷 责任编辑:孙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