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当前“警”肩担道义——包头市达茂旗交管大队抗疫纪实
(《内蒙古法制报》记者 王祯 通讯员 李璐)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更是一场全民动员的人民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包头市达茂旗交管大队全体干警“疫”往无前,迎难而上、众志成城,用“警”肩担当起抗疫大任。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抗击疫情冲在前
“疫情来临,携手抗疫是我们交警义不容辞的责任。”大队长白力铭在动员会上讲道。
2月18日,达茂旗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2月19日晚8点,达茂旗进行了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白力铭担任包联小区锦绣花园1-11栋楼的指挥长,共涉及317户居民712人,面对任务量大而人手少的困难,白力铭带领干警队伍加班加点,从晚上8点一直忙到凌晨2点。天寒地冻,冷风刺骨,曾经有踝关节、膝关节摔伤8级伤残的他,强忍疼痛,始终坚守在一线,直至指挥完成最后一个居民的核酸检测。
白力铭:“总结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经验教训,在全旗第二次全员核酸检测中,我们迅速行动、高效运转,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在2月26日进行的第二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交管大队在只有六名一线包联干警的情况下,通过科学制定行动方案、合理布置警力和寻求志愿者帮助,最终实现各环节有序高效进行,在短短5个小时内就圆满完成了712人的全员核酸检测任务,赢得居民的纷纷点赞。抗“疫”一线,白力铭坚毅的身影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的责任与奉献。
严防死守、尽职尽责,卡口执勤挺在前
“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自2021年10月全区疫情管控以来,达茂旗交管大队派出4个中队分别在全旗境内省道104武川交界处、国道335四子王旗交界处、省道210固阳县交界处以及国道210满都拉收费站设置了疫情防控检查站,对往来车辆和人员开展双码查验、登记检查、维持秩序、处置突发情况等工作。
交管大队辅警王伟王伟在省道104武川交界处执勤,这个检查卡口是呼市通往达茂旗的主要路口,过往车辆较多。交管大队分配了3个执勤人员,执行24小时不间断轮班值班。2022年1月22日晚,王伟和同事吕争荣正在值夜班。凌晨2点,一辆载有5名未成年人的白色轿车,从呼市方向驶来。由于雪天路滑车辆突然失控,向执勤点方向飞速驶来,撞倒卡点升降杆后随即又撞向王伟乘坐的警车,随后白色轿车没有停留直接驶离了现场。此时,王伟的耳朵已受伤并开始流血,说话也听不太清楚,但是,为了防止白色轿车再次发生意外,他强忍着伤痛捂着流血的耳朵与同事一路追寻肇事车辆。最终,在距离执勤卡点十公里左右的路基下,发现了撞倒木头电线杆的肇事车辆。经调查了解,肇事轿车是一名没有驾驶证的未成年人偷偷从家里开出来的。他们当即开展救援工作,所幸车内人员并无大碍。
躺在病床上的王伟事后回忆:“当时我也没多想,就想着赶快找到肇事车辆,路上积雪还挺厚,担心出更大的事故”。由于当时肇事车辆正好撞向王伟车内所坐的位置,导致王伟左耳耳廓受伤,头部脑震荡,头上有大面积挫伤,身上多处淤青。在旗医院进行治疗,左耳缝了三针。在住院17天期间正值农历虎年春节,家人陪他在医院度过了除夕。冰天雪地里,即使受伤依然坚守岗位,王伟将人民交警的使命扛在了肩上。
任劳任怨、无悔付出,小区摸排扛重担
自去年10 月份,全区新一轮新冠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吕龙一直在国道335与四子王旗交界处的疫情防控检查站执勤。
2月18日,达茂旗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他服从上级指令,第一时间返回百灵庙镇,配合呼恒乌拉社区深入包联小区锦绣花苑,连夜开展中高风险地区入境人员集中摸排、信息登记工作,并同步进行了全员核酸检测动员工作。“现在,我的主要工作角色是做疫情防控工作的守门员、宣传员和服务员,为抗击疫情承担力所能及的事情”交管大队辅警吕龙这样介绍自己。
在疫情防控检查站执勤时,吕龙任劳任怨,无论寒风凛冽还是大雪纷飞,他总是第一个跑出去检查过往车辆。在包联小区居民摸排工作中,吕龙主动承担任务最重的人员信息登记工作,配合同事逐户逐门排查外来人员。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吕龙主动逐单元对居民核酸检测情况进行核实汇总,并协助医务人员和社区人员,入户为辖区内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残疾人、孕产妇、婴幼儿等失能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共入户48户完成采样52人。
达茂旗交管大队全体干警舍小家为大家,放弃双休日,默默付出,书写着新时代人民公安的忠诚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