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上万枚毛泽东像章,这个自建展览馆不简单
一支笔,一摞历史书,一本笔记,一面放大镜,一屋子藏品……这两天,诸暨市民赵均都窝在自己的“小天地”,捣鼓研究毛泽东像章。他刚刚在公司二楼辟出百来平方米的地儿,找了木匠做了一屋子的展览柜,把原本无处安放的上万枚毛泽东像章分门别类地陈列起来。
1977年出生的赵均是诸暨鑫佳服饰有限公司的老板。受老党员祖父的影响,他从小对毛主席非常崇敬,每次看到祖父家中的像章就爱不释手。4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均跟着好友踏入了像章收藏圈子,便痴迷到一发而不可收,相继投入数十万元,从北京、河南、江西、四川、贵州等地觅得了上万枚毛泽东像章,金、银、铜、铁、铝、陶瓷、毛竹、塑料质地的一应俱全,大小从直径20毫米左右到30厘米左右不等。
万枚像章中,当属一枚金制的最为稀有。这枚22k金毛主席像章,是上世纪50年代国营天津金店制作限量发行的,当时价格在4500至6000元左右,类似硬币大小。去年腊月廿八九的夜里,赵均听说天津有一收藏家有意出手这枚像章,连夜驱车北上。“凌晨到达天津老藏家门口时,对方还在休息,我便在冷风中足足等了数小时。”赵均说,最终老藏家被他的诚意所动,赵均以3万元的价格将这枚珍贵的金像章收入囊中。他还告诉记者,不久后,有一人出5万元求让,但他谢绝了。
对赵均而言,除了寻觅、收获、积累的喜悦感之外,像章最吸引他的还是背后记录的历史故事。“比如这枚叫做‘日从韶山出,日出东方红’,它上面是毛主席头像伴韶山、井冈山、遵义等地的意象;这枚叫做‘去安源’,反映了1921年秋毛主席去安源亲自点燃了革命烈火的故事;这枚叫‘颗颗芒果恩情深’,则是北大学生颂扬毛主席心系天下……”从毛泽东青年时期,到革命战争年代,再到建国后,赵均讲起每枚像章上的故事来都如数家珍。他自谦地说,原本自己是个不懂历史的粗人,因为收藏,重新握起了笔,看起了历史书。
“像章盛行于‘文革’时期,虽然它是个人崇拜的产物,但不可抹灭的是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这种物件,如今市面上越来越少见,所以很具收藏价值。”赵均轻抚着像章说,他希望通过建立这个小展馆,集中地传承好这些故事,让来往的客户、朋友了解到更多红色年代的文化。
此外,赵均的小型展馆里还收藏了几千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喜庆年画,大量紫砂壶、古代花钱、铜钱、八卦等旧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