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物语

故城县青罕镇简介

Tom 0

青罕镇位于县域东北,东邻故城镇,西连郑口镇,北与房庄镇、辛庄乡接壤,南隔卫运河与山东武城县腾庄镇相望,衡德高速故城支线贯穿南北,省级邢德公路横穿东西。镇政府现驻地为石槽村,距县城7.3公里。境内地势平坦,西北稍高,东南略低,多白沙土质。

该镇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抗战时期著名的“石槽战役”在此打响。清末梨花大鼓创始人何老凤系青罕村人。该镇是“河北省摩擦制动材料产业名镇”、全国摩擦制动材料四大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帆布纺织生产基地(同类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80%)。

1956年建青罕公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郑口公社青罕管理区驻地,1961年起为青罕公社驻地,1984年改为乡;1993年12月25日撤乡建镇。

1987年,面积49.6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有2.27万人:1993年,辖24个行政村,区域面积49.6平方公里;2016年,有2.93万人:2018年,全镇总人口2.7万人,耕地4.3万亩,29个党支部,党员1152人。

该镇农业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为全县粮食生产区之一。1987年,该镇耕地面积43000亩,其中水浇地面积占85%。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等为主。有扬水站2处,深浅机井468眼。粮食亩产由解放初的100公斤上下增至221公斤,总产833万公斤;皮棉亩产由10公斤增至55公斤,总产88万公斤。1998年,进行第二轮土地承包。花生、棉花、大豆、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实现了农业种植结构转变。至2008年末,全镇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7200亩。有农用车、三轮车、拖拉机3600余辆,脱粒机800余台、小型收割机80余部。南王庄、南官庄大蒜种植面积达73公顷,刁南庄、刁孝子、大刘孝子棉花、西瓜间作面积达173公顷。传统家庭养殖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变,畜食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共培植和发展养殖专业户300余户,主要饲养鸡、猪、牛、羊等,蛋肉奶年总产量达1800吨。全镇有机井778眼,新建并配套扬水站2座,实现农业总产值20996万元。乡办、村办、个体办工副业主要项目为皮毛、地毯、农机修造、砖瓦、建筑、玻璃钢、胶轮等,年收入615.8万元,占全乡总收入24.7%。汽车摩擦制动材料和帆布纺织是该镇的两大传统产业。2018年,该镇两个行业企业摊点共有200多家,已成为支撑全镇经济的两大主导产业,并逐步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摩擦制动材料产业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以村、队集体副业形式出现的,发源地为该镇的第什村,后来逐步扩散到郑口、故城、辛庄、房庄、夏庄等乡镇的部分村。经过40多年的发展,该镇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规范和督导作用,通过新兴产业的落地,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摩擦制动材料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产品升级和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2014年被河北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北省摩擦材料名镇”。2018年,从事摩擦制动材料生产加工的企业达到160多家。摩擦制动材料行业个数占全县同类行业总数的95%,获得国家级生产许可证的33家,约占全国的10%以上。共开发新产品130多个,其中有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申报专利23项,获得授权18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项,有2个产品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证书。建立省级研究所1个,市级研究所1个。依托星月公司成立的“河北省摩擦材料研究所”,其试验设施、技术力量达国内一流。产品占领了国内各地25%的市场,部分产品出口欧美、西亚、非洲等16个国家和地区。

帆布纺织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兴旺于90年代初。通过近40年的发展,帆布纺织企业达到近90家,形成了集纺纱、织布、成型、销售为一条龙的产业链,产品有防水帆布、帐篷、设备防护罩、箱包内衬、工业品外包装等。产品主要销往东北、江苏、新疆、西藏等13个省市,及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俄罗斯等6个国家。

2016年,完成税收2136.8万元,工业增加值完成1065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19亿元,技改投资完成6.2亿元。2017年,全年税收完成2623.5万元,同比增长6.3%。2018 年,完成财政收入3188.3万元,同比增长21.5%。新修村内道路421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28盏,新建垃圾池26个,修建文化广场4个,完成气代煤1046户;24个村主要街道硬化率100%,绿化率91%,亮化率100%。

有小学6所,中学1所,教职工192人。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7%和100%,学前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

来源:故城方志文史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删除。

铝合金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品牌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断桥铝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