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物语

海门树勋希诺厂地址

John 0

文章目录:

1、盲人足球队:在绿茵场“踢”出生命之光2、南通市乡镇一览——海门市篇3、盲人踢足球,会是什么样?

盲人足球队:在绿茵场“踢”出生命之光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图集

2019年7月30日,陈山勇(左二)、陈凯华(左五)和江苏盲人足球队其他球员们在南通一起集训时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因为盲人足球,他有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走出了南通、走出了江苏,第一次坐飞机出国,结交了全球各地的朋友,第一次登上了最大的舞台——2008年北京残奥会,并和队友一路过关斩将,夺得了世界亚军

也因为足球是团队项目,他的性格也慢慢被改变

“有了自信,生活精彩多了。足球就是我的眼睛,不仅带我看见光明,更让我领略世间的美好”

这是一场安静的足球赛,场边大小观众屏息凝神,不发出一丝声响;这又是一场热闹的足球赛,滚动的球“哗啦哗啦”响,球员口中“喂喂喂”不停,教练大喊“离球门还有4米!2米!快射门!”……

这是一场盲人足球赛。试想下,戴上眼罩站在绿茵场,然后带球奔跑、加速过人、大力射门,一切在黑暗中摸索进行,有多么不易。但对于32岁的陈山勇来说,这些都只是“家常便饭”。

来自江苏如皋的陈山勇踢了整整15年盲人足球,他个子不高,身材偏瘦,双目失明,和他攀谈起来,丝毫感觉不到他曾经“内向自卑、不爱说话”,反倒是忆起往事、聊到足球,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阳光而自信的劲头。

黑暗中的追风少年

陈山勇从小患有遗传性视神经萎缩,虽然接受过多次治疗,仍难逃厄运逐渐失去光感。他在南通市特教中心上学长大,孩童时期性格忧郁内向,经常一个人坐在操场边发呆。

“有些稍微能看见的孩子爱踢球,塑料袋套在皮球上,哗啦啦地响,还有尖叫声、欢呼声。”陈山勇回忆说,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足球,他尝试加入小伙伴一起踢来踢去,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踢球成了自己童年最大的乐趣。

2005年,国内开始引入盲人足球。同年8月,江苏成立了首支盲人足球队。机缘巧合,球队就落在南通市特教中心。为参加选拔,17岁的陈山勇一门心思扑在足球练习上,他把喜爱化作勤奋,很快掌握了踢球的基础动作,成为首批入选江苏盲人足球队的球员。自那时起,这位“追风少年”的人生字典里开始有了“梦想”。

和普通足球赛不同,盲人足球赛为5人制,除守门员外,其余队员得是全盲。足球场地仅长40米、宽20米,两边装有围板。比赛时,球员戴上眼罩眼贴,足球内部特殊的发声器滚动起来会“哗啦哗啦”响,场地内几乎听不见呐喊助威声,运动员们需要仔细辨声,持续不断地喊“喂喂喂”,让自己和队友明晰位置。

陈山勇心中曾划过一个念想,去残奥会一展身手。为此,他如饥似渴般地学踢球。“我们看不见,只能靠摸和教练教。”陈山勇说,一个正常人的动作,他们要分解成好几个部分来学。比如射门动作,他们需要摸脚的姿势,掌握发力的部位,很多盲人球员需要练十天八天,甚至个把月才能学会。

2015年12月,要在海南举行首届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刚成立不久的江苏盲人足球队摸索着备战比赛,教练一边带领大家提升身体素质,一边让球员练习辨声、熟悉场地,每天训练相当充实。

盲人足球队的训练基本是为了比赛开展一两个月的集训,因为待遇不高,运动员难以维持生计,很难进行职业化的全年训练。但只要一有比赛,这些盲人小伙子们就会从各地“召之即来”。

回想起当初的训练时光,陈山勇一脸“骄傲”。他卷起裤子露出膝盖,摸着明显的伤疤说:“15年了,膝盖上的印记还摸得到,那时候一到夏天洗澡,破的皮就会裂开,反复好多次。”

一开始南通市特教中心只有水泥地的操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盲人球员们经常横冲直撞去找球,陈山勇也多次在水泥地摔跤,裤子磨个洞、蹭破皮是常有的事。“现在想想小时候踢球是真苦,但只有经历过才有感受,那是一种纯粹的热爱,投入进去了,疼都不觉得有什么。”陈山勇说。

凭着这样一股热血与拼劲,江苏盲人足球队首年就取得了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的冠军,并在第二年以5胜1负的成绩顺利卫冕。在两届全国锦标赛中,球队一共攻进32球,其中主力球员陈山勇个人攻入15球,为整个江苏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个个都很勇猛,受了伤,也会在黑暗中站起来,继续去拼抢。”陈山勇说。

足球就是我的“眼”

就在获得第一个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冠军后,陈山勇被推荐参加了全省的田径长跑训练,成绩十分出色,同项目能排到全国前十。但这位田径“好苗子”毅然放弃了个人项目,决定追随内心,和伙伴们一路带球奔跑。

在江苏盲人足球队,陈山勇踢前锋位置,他把自己的技术特点归纳为:能跑、能到位、头脑清晰。2006年,中国成立盲人足球国家队。第二年,陈山勇顺利入选国家队,他却有了靠近梦想“情更怯”的感觉。

“我家是农村的,家里条件不好,爸妈为了给我治眼睛四处奔波操劳,如果这一条路走不通的话,就没办法早点谋生养家。”陈山勇说,2007年赶上自己毕业,犹豫着家境困难,是否应像更多同学一样选择盲人按摩赚钱养家。

陈山勇母亲从老家打来一个电话,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你现在趁年轻不要想着赚多少钱,去试试走这条路,即使最终结果不好,经历过了也不后悔,倘若年纪大了回想自己没有努力就放弃,才会真正后悔。”听完母亲一席话,陈山勇眼泪汪汪,内心充满力量。

“如果不踢球,我可能一辈子就窝在老家,身体也开始发福。”陈山勇笑笑说,多亏了足球,他可以强身健体,出远门,积累社会阅历,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更多可能性。

因为盲人足球,陈山勇有了很多“第一次”。他第一次走出了南通、走出了江苏,第一次坐飞机出国,结交了全球各地的朋友,第一次登上了最大的舞台——2008年北京残奥会,并和队友一路过关斩将,夺得了世界亚军。

也因为足球是团队项目,他的性格也慢慢被改变。“当时在特教中心备战全国比赛,队友多是学长或学弟,大家从10岁起就一起生活,住一个宿舍,吃一个食堂,彼此感情都很深。”陈山勇说,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有了足球作为共同语言,输赢一起扛,大家都变得更加外向开朗。

在国家队的日子,陈山勇和队友们业余生活比较单调,听听收音机,听着解说去想象足球赛,偶尔还会和队友“在脑子里空下象棋”。但在绿茵场上,这群看不见的踢球者,却让中国在世界盲人足球中更多地被看见。

除了残奥会亚军,陈山勇和队友们还获得过盲足世锦赛季军、亚洲残运会冠军等殊荣,一条路不仅坚持走了下去,还迎来了喝彩与掌声。2012年,陈山勇因伤病退出了国家队,但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老将依旧怀念往昔岁月,他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东京残奥会国家召唤,我也将毫不犹豫换上‘战袍’出征。”

“有了自信,生活精彩多了。足球就是我的眼睛,不仅带我看见光明,更让我领略世间的美好。”陈山勇说。

带着热爱一往无前

因为眼睛看不见,盲人球员受伤的概率要大得多。陈山勇鼻梁断过三次,肋骨也断过,踝关节遭遇骨裂,牙齿也掉了一颗。但他谈起这些,总是轻飘飘地说“因为热爱而坚持”,他说像他这样心怀热爱的球员不在少数,陈凯华就是其中之一。

来自南通海门的陈凯华1994年出生,因患有眼疾,摘除了双眼眼球,16岁入选江苏盲人足球队。球队主力陈山勇总会鼓励新队员追逐梦想,在和陈凯华分享技战术和跑位等经验之余,他感受到了这位年轻人对足球的热情。

“凯华的家庭条件很好,父母都不希望他踢球,又苦又累还容易受伤,但他就是很执着,还跟家里人多次吵架。”陈山勇说,入选国家队踢出好成绩拿到奖金能提供更多坚持的动力,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为名次,只是纯粹地喜欢踢球,这份热爱更难能可贵。

中国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视力残疾人数超170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盲人从事按摩推拿工作。“盲人的生活不该如此狭窄,足球队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陈凯华说,每次进球后听见大家的欢呼声,就特别有成就感。

陈凯华在球队也是前锋,最喜欢的球星是C罗。“他效率非常高,职业生涯也保持得好。”陈凯华希望能从偶像身上学到些东西。他苦练自己临门一脚的技术,成为入队后进球数最多的球员之一。

在南通市特教中心学习期间,陈凯华掌握了推拿按摩技术。2013年,他和家人商量在老家海门树勋镇开了家盲人按摩店,但这家40多平方米的小店经常会关门歇业。

陈凯华并没有“本本分分”做生意,他心里舍不掉对足球的热爱。原本开盲人按摩店每月能收入1万多元,他却愿意为了盲人足球比赛集训,把店一下关停几个月,放弃自己固定的顾客。“踢球已经变成一种情怀,只要一召唤,就义无反顾去了。”陈凯华说。

今年因为疫情缘故,盲人足球赛几乎全部暂停,陈凯华按摩店的生意也一般。但他每天都会在家听球,关注各大联赛。此外,他会特别小心地照顾自己7个月大的儿子。他内心希望能多攒点钱,将来让儿子可以去足球学校接受培训。

“足球改变我的、教会我的,那些精神力量,我会一直传递下去。”陈凯华说,他要把踢球时的一往无前带到未来生活中去。为了提升自己,他目前报名了西安一所职业学院的自学大专,学习中医养生知识,以后还想抽时间再学个小儿推拿。

而如今陈山勇在南通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工作,家庭也很幸福,育有一对儿女,大的男孩已经10岁。他坦言希望孩子多花点时间在学业上,是否要踢球让孩子自己选择。但他会不时把过往的经历和心中的热爱讲给孩子们听,尤其告诉他们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挑战。

“就像踢球一样,一场比赛输了那就重整旗鼓,我们也要学会接受人生的遗憾。只要心中有热爱,努力生活,不管遇到什么坎,都能迈过去。”陈山勇说。(何磊静、王恒志)

责任编辑: 张樵苏

南通市乡镇一览——海门市篇

海门市,江苏省南通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与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门户”之称,被誉为“北上海”。

海门市总面积1148.77平方公里,99.82万人(2017年末),下辖3个街道、9个镇。

海门市是中国闻名的“科技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长寿之乡”,“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海门市辖3个街道(海门街道、滨江街道、三厂街道),9个镇:三星镇、常乐镇、悦来镇、四甲镇、余东镇、正余镇、包场镇、临江镇,海永镇。其中海永镇位于崇明岛上。

纵观海门的各个乡镇,其地名起的很霸气,如:天补、麒麟、国强。起的有韵味有文化:树勋、秀山、瑞祥、德胜、悦来、万年。有的则让外地人要捉摸一番:货隆、六匡什么意思?余东、正余这余又是什么意思?

海门市范围 右下角在崇明岛上的是海永镇

1.海门街道

海门街道是江苏省海门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东临黄海,南依长江。海门街道是原三乡一镇(秀山乡、新海乡、江滨乡、海门镇)的合并乡镇,是海门市的城关镇。

海门街道

海门街道夜景

2,滨江街道

2012年末,将原海门镇的大兴、兄弟、三和、三南、三江、新远、三圩、高店8个行政村和证大、滨江花园、和谊街3个居委会,以及沿江淡水养殖场、种羊场、畜禽良种繁殖场、棉花原种场合并,设立滨江街道办事处,办事处驻原海门镇广州路999号。

滨江街道

3.三厂街道

三厂街道位于江苏省海门市境南部,距市区8千米。是海门市东城区,东与临江新区相接,南依长江。面积30.5平方千米,人口4.3万人(2012年)。辖3个社区、9个行政村。336省道、222省道、宁启高速、沿江公路和掘青运河穿境而过。

三厂街道

4.三星镇

三星镇,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是江苏省重点镇,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全镇总面积30.32平方公里,总人口3.37万。三星镇以家用纺织、床上用品的生产和销售集散地著称,是远近闻名的绣品之乡。

包括:三星、叠石桥、德胜、天补、瑞祥

叠石桥国际家纺城

三星

叠石桥

天补

德胜

瑞祥

5.常乐镇

地处海门市中部,由原常乐镇、麒麟镇、平山乡合并而成。

张謇纪念馆

张謇纪念馆位于海门市常乐镇状元街东首,由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一期占地约40亩,距张謇先生的出生地仅500米。纪念馆环境幽雅,鸟语花香,馆前设有张謇文化广场,馆内包含张公祠堂、金鳌台、文化长廊、状元山、状元亭和古银杏等多个景点。

麒麟

常乐

平山

6.悦来镇

位于海门市东南部,全镇总面积141.44平方千米(2017年),下辖35个行政村、4个社区。

包括:万年、三阳、六匡、悦来

六匡

三阳

万年

悦来

7.四甲镇

四甲镇成陆有1500多。

四甲镇下辖21个村,3个社区;具体为:二桥路社区、健康路社区、新复社区、东南村、八索村、四甲村、合兴村、靶场村、范南村、胜宏村、廷俊村、丕岩村、四扬村、余合村、二桥村、头桥村、海山村、金跃村、有余村、货隆村、联同村、新街村、联义村、闸南村。

包括:国强、货隆、四甲。

货隆

国强

四甲

8.余东镇

全镇区域面积68.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8万亩,下辖17个行政村、2个社区、629个村民小组。

余东,古称余庆,又名凤城。始于唐代,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基于煮海为盐而逐步发展形成。历经盐亭(唐开元)—兵防要塞余庆寨(唐乾符)—余庆盐场(北宋)—余东盐场(元)—余东城(明)—余东镇(清以后)的发展过程

包括:树勋、余东。

树勋

余东

余东老街

民族英烈墓

9.正余镇

正余镇下辖17个行政村,2个社区,具体为:人民路社区、浩盛街社区、新和村、新桥村、青正村、双烈村、正基村、邢柏村、安渡村、瑞丰村、正南村、新岸村、五总村、古坝村、昌盛村、桥闸村、河岸村、三合村、王灶河村。

正余镇境内有绍隆寺、王浩烈士陵园、马云山纪念馆等景点。

包括:王浩、正余。

正余

王浩

10.包场镇

包场镇,是全国重点镇、江苏省重点镇,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东北的黄海之滨。包场镇总面积4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338万亩。辖有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6万人

包括:包场、刘浩、东灶港、海洪。

包场

海洪

刘浩

东灶港

蛎蚜山:长江注入大海时所带来的大量泥沙筑成近海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牡蛎滩——蛎蚜山。蛎蚜山方圆五、六十亩,仅高八米左右,无一石块,由蛎蚜堆积而成,远近文明。

蛎蚜山风景区内的华夏第一龙桥。

蛎蚜山龙桥

蛎蚜山牡蛎

11.临江镇

临江背负广袤的江海平原,全镇总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3.2万。下辖十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境内地势平坦,沟河成网,社会治安良好,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

包括:临江、汤家。

汤家

临江

12.海永镇

海永镇,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管辖,位于中国的第三大岛——崇明岛上,南部与西部和崇明区紧密连在一起,北依中国的“黄金水道”——长江。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被人誉为“江苏的上海”、“海门的崇明。

特产:螃蜞、蛔鱼、鲥鱼、刀鱼、河豚鱼。

螃蜞

海永镇

海门特产

海门山羊肉

长江下游肥嫩的青草培育出了“海门山羊”独特的鲜美肉质,使其成为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之一。再辅以千百年来精益求精的烹饪技术,红烧海门山羊肉成为脍炙人口的中国地方特产一绝。

海门香芋

海门香芋是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的特产。海门香芋具有豆的清香,久煮不糊,入口清香味甘,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地域特色。海门香芋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海门种植香芋历史悠久,在《清嘉庆海门厅志》和《民国海门县志》中,都有详尽记载。

海门椒

海门所产之小辣椒,在国际市场上称“海门椒”,具有色泽好、辣度适中等优点,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海门椒”营养丰富。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每百克红椒中含 1.5-2克。胡罗卜素及铁、磷的含量也很丰富,食之能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凤鲚

又名“凤尾鱼”、“子鲚鱼”、“烤子鱼”。是长江水系著名的小型经济鱼类。每年产于5-6月间。成鱼体长为12-18厘米。雌鱼个体大,并有籽粒饱满的卵囊。海门市南临长江,盛产凤尾鱼。以海门所产凤尾鱼制作的罐头具有籽粒饱满、色泽金黄、条形整齐、风味鲜香等特点而畅销港澳及东南亚国家,深受消费者欢迎

盲人踢足球,会是什么样?

2019年7月30日,陈山勇(左二)、陈凯华(左五)和江苏盲人足球队其他球员们在南通一起集训时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图为2018年6月28日,陈山勇(后排左三)和陈凯华(后排左四)和江苏盲人足球队参加比赛间隙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2008年陈山勇在中国盲人足球国家队参与训练。(受访者供图)

2012年在伦敦残奥会上,陈山勇和队员们为进球而欢呼。(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何磊静、王恒志)11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盲人足球队:在绿茵场“踢”出生命之光》的报道。

这是一场安静的足球赛,场边大小观众屏息凝神,不发出一丝声响;这又是一场热闹的足球赛,滚动的球“哗啦哗啦”响,球员口中“喂喂喂”不停,教练大喊“离球门还有4米!2米!快射门!”……

这是一场盲人足球赛。试想下,戴上眼罩站在绿茵场,然后带球奔跑、加速过人、大力射门,一切在黑暗中摸索进行,有多么不易。但对于32岁的陈山勇来说,这些都只是“家常便饭”。

来自江苏如皋的陈山勇踢了整整15年盲人足球,他个子不高,身材偏瘦,双目失明,和他攀谈起来,丝毫感觉不到他曾经“内向自卑、不爱说话”,反倒是忆起往事、聊到足球,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阳光而自信的劲头。

(小标题)黑暗中的追风少年

陈山勇从小患有遗传性视神经萎缩,虽然接受过多次治疗,仍难逃厄运逐渐失去光感。他在南通市特教中心上学长大,孩童时期性格忧郁内向,经常一个人坐在操场边发呆。

“有些稍微能看见的孩子爱踢球,塑料袋套在皮球上,哗啦啦地响,还有尖叫声、欢呼声。”陈山勇回忆说,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足球,他尝试加入小伙伴一起踢来踢去,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踢球成了自己童年最大的乐趣。

2005年,国内开始引入盲人足球。同年8月,江苏成立了首支盲人足球队。机缘巧合,球队就落在南通市特教中心。为参加选拔,17岁的陈山勇一门心思扑在足球练习上,他把喜爱化作勤奋,很快掌握了踢球的基础动作,成为首批入选江苏盲人足球队的球员。自那时起,这位“追风少年”的人生字典里开始有了“梦想”。

和普通足球赛不同,盲人足球赛为5人制,除守门员外,其余队员得是全盲。足球场地仅长40米、宽20米,两边装有围板。比赛时,球员戴上眼罩眼贴,足球内部特殊的发声器滚动起来会“哗啦哗啦”响,场地内几乎听不见呐喊助威声,运动员们需要仔细辨声,持续不断地喊“喂喂喂”,让自己和队友明晰位置。

陈山勇心中曾划过一个念想,去残奥会一展身手。为此,他如饥似渴般地学踢球。“我们看不见,只能靠摸和教练教。”陈山勇说,一个正常人的动作,他们要分解成好几个部分来学。比如射门动作,他们需要摸脚的姿势,掌握发力的部位,很多盲人球员需要练十天八天,甚至个把月才能学会。

2015年12月,要在海南举行首届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刚成立不久的江苏盲人足球队摸索着备战比赛,教练一边带领大家提升身体素质,一边让球员练习辨声、熟悉场地,每天训练相当充实。

盲人足球队的训练基本是为了比赛开展一两个月的集训,因为待遇不高,运动员难以维持生计,很难进行职业化的全年训练。但只要一有比赛,这些盲人小伙子们就会从各地“召之即来”。

回想起当初的训练时光,陈山勇一脸“骄傲”。他卷起裤子露出膝盖,摸着明显的伤疤说:“15年了,膝盖上的印记还摸得到,那时候一到夏天洗澡,破的皮就会裂开,反复好多次。”

一开始南通市特教中心只有水泥地的操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盲人球员们经常横冲直撞去找球,陈山勇也多次在水泥地摔跤,裤子磨个洞、蹭破皮是常有的事。“现在想想小时候踢球是真苦,但只有经历过才有感受,那是一种纯粹的热爱,投入进去了,疼都不觉得有什么。”陈山勇说。

凭着这样一股热血与拼劲,江苏盲人足球队首年就取得了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的冠军,并在第二年以5胜1负的成绩顺利卫冕。在两届全国锦标赛中,球队一共攻进32球,其中主力球员陈山勇个人攻入15球,为整个江苏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个个都很勇猛,受了伤,也会在黑暗中站起来,继续去拼抢。”陈山勇说。

(小标题)足球就是我的“眼”

就在获得第一个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冠军后,陈山勇被推荐参加了全省的田径长跑训练,成绩十分出色,同项目能排到全国前十。但这位田径“好苗子”毅然放弃了个人项目,决定追随内心,和伙伴们一路带球奔跑。

在江苏盲人足球队,陈山勇踢前锋位置,他把自己的技术特点归纳为:能跑、能到位、头脑清晰。2006年,中国成立盲人足球国家队。第二年,陈山勇顺利入选国家队,他却有了靠近梦想“情更怯”的感觉。

“我家是农村的,家里条件不好,爸妈为了给我治眼睛四处奔波操劳,如果这一条路走不通的话,就没办法早点谋生养家。”陈山勇说,2007年赶上自己毕业,犹豫着家境困难,是否应像更多同学一样选择盲人按摩赚钱养家。

陈山勇母亲从老家打来一个电话,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你现在趁年轻不要想着赚多少钱,去试试走这条路,即使最终结果不好,经历过了也不后悔,倘若年纪大了回想自己没有努力就放弃,才会真正后悔。”听完母亲一席话,陈山勇眼泪汪汪,内心充满力量。

“如果不踢球,我可能一辈子就窝在老家,身体也开始发福。”陈山勇笑笑说,多亏了足球,他可以强身健体,出远门,积累社会阅历,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更多可能性。

因为盲人足球,陈山勇有了很多“第一次”。他第一次走出了南通、走出了江苏,第一次坐飞机出国,结交了全球各地的朋友,第一次登上了最大的舞台——2008年北京残奥会,并和队友一路过关斩将,夺得了世界亚军。

也因为足球是团队项目,他的性格也慢慢被改变。“当时在特教中心备战全国比赛,队友多是学长或学弟,大家从10岁起就一起生活,住一个宿舍,吃一个食堂,彼此感情都很深。”陈山勇说,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有了足球作为共同语言,输赢一起扛,大家都变得更加外向开朗。

在国家队的日子,陈山勇和队友们业余生活比较单调,听听收音机,听着解说去想象足球赛,偶尔还会和队友“在脑子里空下象棋”。但在绿茵场上,这群看不见的踢球者,却让中国在世界盲人足球中更多地被看见。

除了残奥会亚军,陈山勇和队友们还获得过盲足世锦赛季军、亚洲残运会冠军等殊荣,一条路不仅坚持走了下去,还迎来了喝彩与掌声。2012年,陈山勇因伤病退出了国家队,但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老将依旧怀念往昔岁月,他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东京残奥会国家召唤,我也将毫不犹豫换上‘战袍’出征。”

“有了自信,生活精彩多了。足球就是我的眼睛,不仅带我看见光明,更让我领略世间的美好。”陈山勇说。

(小标题)带着热爱一往无前

因为眼睛看不见,盲人球员受伤的概率要大得多。陈山勇鼻梁断过三次,肋骨也断过,踝关节遭遇骨裂,牙齿也掉了一颗。但他谈起这些,总是轻飘飘地说“因为热爱而坚持”,他说像他这样心怀热爱的球员不在少数,陈凯华就是其中之一。

来自南通海门的陈凯华1994年出生,因患有眼疾,摘除了双眼眼球,16岁入选江苏盲人足球队。球队主力陈山勇总会鼓励新队员追逐梦想,在和陈凯华分享技战术和跑位等经验之余,他感受到了这位年轻人对足球的热情。

“凯华的家庭条件很好,父母都不希望他踢球,又苦又累还容易受伤,但他就是很执着,还跟家里人多次吵架。”陈山勇说,入选国家队踢出好成绩拿到奖金能提供更多坚持的动力,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为名次,只是纯粹地喜欢踢球,这份热爱更难能可贵。

中国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视力残疾人数超170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盲人从事按摩推拿工作。“盲人的生活不该如此狭窄,足球队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陈凯华说,每次进球后听见大家的欢呼声,就特别有成就感。

陈凯华在球队也是前锋,最喜欢的球星是C罗。“他效率非常高,职业生涯也保持得好。”陈凯华希望能从偶像身上学到些东西。他苦练自己临门一脚的技术,成为入队后进球数最多的球员之一。

在南通市特教中心学习期间,陈凯华掌握了推拿按摩技术。2013年,他和家人商量在老家海门树勋镇开了家盲人按摩店,但这家40多平方米的小店经常会关门歇业。

陈凯华并没有“本本分分”做生意,他心里舍不掉对足球的热爱。原本开盲人按摩店每月能收入1万多元,他却愿意为了盲人足球比赛集训,把店一下关停几个月,放弃自己固定的顾客。“踢球已经变成一种情怀,只要一召唤,就义无反顾去了。”陈凯华说。

今年因为疫情缘故,盲人足球赛几乎全部暂停,陈凯华按摩店的生意也一般。但他每天都会在家听球,关注各大联赛。此外,他会特别小心地照顾自己7个月大的儿子。他内心希望能多攒点钱,将来让儿子可以去足球学校接受培训。

“足球改变我的、教会我的,那些精神力量,我会一直传递下去。”陈凯华说,他要把踢球时的一往无前带到未来生活中去。为了提升自己,他目前报名了西安一所职业学院的自学大专,学习中医养生知识,以后还想抽时间再学个小儿推拿。

而如今陈山勇在南通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工作,家庭也很幸福,育有一对儿女,大的男孩已经10岁。他坦言希望孩子多花点时间在学业上,是否要踢球让孩子自己选择。但他会不时把过往的经历和心中的热爱讲给孩子们听,尤其告诉他们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挑战。

“就像踢球一样,一场比赛输了那就重整旗鼓,我们也要学会接受人生的遗憾。只要心中有热爱,努力生活,不管遇到什么坎,都能迈过去。”陈山勇说。(完)

系统门窗

高档别墅门窗

高端门窗品牌

隔音降噪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