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物语

深中通道,这座“世纪工程”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Sam 0

2016年12月28日上午

深中通道先行工程西人工岛开工动员会

在中山侧登陆点举行

一粒“超级工程”的种子撒入伶仃洋

历时七年多

时间来到2024年6月

这粒种子已化身成一条

穿海跃动的钢铁游龙

等待世人的检验

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

深中通道

将于6月30日下午3时

正式通车试运营

这座全长仅24公里的跨海工程,何以被冠以“超级工程”“世纪工程”的名号?深中通道给世人带来的,远比我们以为的更多。

深中通道中山大桥。沈仲 摄

以点带面

粤东粤西城市群间交通提速

深中通道带来最直观的改变,无疑是将深圳和中山两地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这座集“桥—岛—隧—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将原先深圳与中山约两小时的车程,即刻缩短至30分钟以内。

“深”“中”两市交通融合发展,是深中通道为两地带来的又一利好。据中山市交通运输局消息,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交通将做好接驳服务,开通深中跨市公交,此外,还将积极抢抓深中通道通车历史机遇,主动对接深圳,两市在港航、航空、物流、轨道、公共交通等方面将开展全面深度合作,强化跨珠江口“海陆空铁”全方位交通融合。

两个城市间交通高效连接融合的背后,是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时空距离的拉近。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珠海、江门及粤西等地区通往深圳、粤东等地的过江时间也随之缩短。以粤西城市湛江为例,湛江通往深圳将无须再绕行虎门大桥,湛江与深圳的公路通达时间,将从以前的5个半小时缩短至4个小时左右。

而先前作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最佳路线的虎门大桥和南沙大桥,在深中通道建成后,其交通压力也将进一步被释放。粤西地区民众到深圳必经虎门大桥或南沙大桥的历史将彻底改变,虎门大桥长期拥堵的情况也将大为改善。

夜幕中的深中通道。

交通搭桥

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找到路径

交通通,万事通。深中通道的连接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产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从这个角度来说,深中通道的建设不单只是一项交通工程项目,更是一次关乎珠三角地区未来发展的战略举措。

《广东中山翠亨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东承”即指向东打通深中产业拓展轴,主动承接深圳产业外溢,加速中山翠亨新区与深圳前海、空港等临近产业片区合作互动,推动共同建设深中产业拓展轴。

如何让中山深圳共建增量?交通作为开路先锋给出答案。深中通道的建成,将有力促进深、中两地间产业、经济、文化各要素的高效流动。以电器机械、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中山,产业模式亟待提质升级;而以电子科技、金融贸易等新兴产业为主的深圳,急需产业腹地延伸。可以说,深中通道来的正是时候。

深中通道深中大桥。沈仲 摄

“深中”经验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世纪工程”,何以冠名?10项世界之最,15项世界首创核心材料、技术和装备……深中通道不仅为当代世人社会带来实际的红利,更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深中通道一口气拿下十项世界之最。项目关键工程深中大桥(原伶仃洋大桥)摘得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666米)、世界最高通航净空海中大桥(通航净空76.5米)、世界最大海中悬索桥锚碇(单个锚碇混凝土方量约34.4万立方)、世界最高悬索桥抗风检验风速(颤振检验风速83.7m/s)等多个桂冠。而项目建设难度最高的海底隧道部分则创下世界最长最宽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记录(沉管段长5035米,32个管节+1个最终接头)。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徐勉 摄

新质生产力在深中通道建设中也大幅涌现并应用。世界首次研制出6毫米2060MPa锌铝稀土(镁)超高强耐久主缆钢丝索股,应用于深中大桥;世界首创沉管隧道整体预制海中推出式最终接头结构新装置;世界首创超高混凝土桥塔一体化智能筑塔机;世界首创悬索桥主缆标记法架设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及新材料7项,新装备及新工艺8项,让深中通道无疑成为一部水上交通工程的建筑指南书。

如果说深中通道最初的建设,是站在已有“巨人”的肩膀上,充分借鉴世界跨海通道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建设理念,那深中通道的成功建成,则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跨海超级工程建造模式。通过对深中通道建设的多元化思考,全球交通将又多一工程示范标杆,子孙后代也将从深中通道丰厚的智慧经验中源源不断的汲取建设红利。

深中通道建设的背后,是对交通推动城市乃至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这座“世纪工程”,不仅将个体的出行方式高效提速,更辐射带动了大湾区发展的各方要素。

“深中”时代,正大步走来。

记者 李旭雅

来源: 中国交通报

系统门窗品牌

断桥铝门窗

铝合金门窗品牌

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