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餐饮价值,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安顺大力发展餐饮产业小记
来源:掌上安顺
处处有风景、时时有风情、四季皆锦绣,风景区面积占幅员面积12%以上,安顺的美景实至名归。但是,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安顺种类繁多的美食也令人印象深刻。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我市餐饮经济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提升黔菜餐饮影响力和美誉度,餐饮经济呈现出百花竟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2019年,我市餐饮业实现销售额超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2020年三季度更是达到了45亿元。我市深入挖掘餐饮产业价值,推进餐饮产业与旅游、工业、农业等深度融合,促进餐饮业提质、稳健、开放、包容发展,连续5年实现高质量增长,使安顺美食在“大美黔菜”发展中凸显新的机遇,成为促进安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各类美食芳香四溢
安顺山清水秀,美食更是数不胜数,油炸粑稀饭、卤粉、小锅凉粉、屯堡家常菜、裹卷、幺铺毛肚……
油炸粑稀饭是安顺的传统早点,用糯米、豆沙、面浆、苏麻粉制成的油炸粑稀饭,干稀搭配,油而不腻。油炸粑稀饭的精华吃法就是——先将米面搅熟成糊状,盛入碗中,然后舀上一勺"引子",再舀上热油,慢慢搅匀后,再将炸得金黄黄香脆脆的油炸粑横竖切作几小块倒入碗中,混合好后即可食用。这样“混搭风”的口感对于老安顺人来说,可谓油而不腻,内酥外软,十分可口。
油炸粑稀饭
在安顺人的“美食字典”里,“赵记卤粉”绝对是不可少的,它承载了一代代安顺人的记忆,很多人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在吃他家的卤粉,即便现在工作、结婚、生子……但凡有时间,也不忘来上一碗赵记卤粉。
一碗看似普通平常的粉,融合了20多种配料,浓郁厚重的卤汤,经过卤水煮过的苕粉,Q弹软糯,入口十分劲道,再来上个卤鸡蛋,最后加上酸萝卜、豆芽,不仅解腻,浇上一勺特制的辣椒,淋上卤水,宛若人间美味。
旧州家常菜
说到安顺美食,屯堡家常菜是必不可少的。带着些许传承和创新,屯堡人把看似普通的家常菜做出美味,令人赞不绝口。辣子鸡、豆腐干、茨菇、皮膀等都是屯堡名菜,美食上桌,大家围菜而坐,道不尽“大明往事”的家长里短,一道家常菜,足以解乡愁。
旧州辣子鸡制作中
美食皆是食材制作而来,安顺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是天然食材的绝佳产地。其中,安顺“一荤一素一饮品”——关岭牛、普定“白旗韭黄”、金刺梨饮料,正在引领饮食新风尚。来到安顺旅游,品一盏安顺朵贝茶,尝一枚六马蜂糖李,体验屯堡军帐宴、民族汤锅味、小吃“过街调”等美食,美食与味蕾的碰撞,让你感受到吃货天堂的无穷魅力。
推动“餐饮+旅游”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市在美食种类丰富的基础上,加快推动美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旅游新业态,让游客来到安顺玩得开心、吃得放心。
走进安顺好吃街,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游客或品尝美食,或在“音乐会客厅”自由欢唱,三五成群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
走进好吃街,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游客或品尝美食,或在“音乐会客厅”自由欢唱,三五成群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
今年以来,围绕打造旅游新业态,我市加快对好吃街的升级改造工作。好吃街的升级打造在原本的“食”上,加大了游客对街区“行、游、购、娱”的多重体验。在升级打造的过程中,加大招商力度,引进“朵贝茶庄”、“瀑乡臻品特产中心”、“安顺布依民俗文化馆”、“奇石馆”、“屯堡二爷食府”等推广安顺本土美食和文化,同时也进一步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景区服务质量。
在西秀区旧州镇,辣子鸡远近闻名,成为游客来到旧州必带的美食。同时,一家家特色屯堡家常菜馆坐落小镇之中,游客慕名而来进行品尝。
旧州辣子鸡的美味令游客流连忘返
近年来,西秀区通过大力实施“改造传统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做强优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以美食节、大美黔菜等活动为契机,促进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积极组织餐饮企业参与省、市政府举办的百日促销多彩宝活动、秀美安顺暖心消费活动,其中15户企业总共获得58万元省级以奖代补资金支持。
日前,龙乡水里·贵秀杯“2020贵州文旅品牌评选”颁奖盛典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水乡旅游生态城举行,在经过网络投票、评委会专家评委评审、媒体评审后,经开区“一个人的安顺乡愁文化园”突出重围,获贵州十佳提升样板景区奖项。
一个人的安顺乡愁文化园
据了解,“一个人的安顺乡愁文化园”以贵州文化名人戴明贤先生的《一个人的安顺》乡愁文学作品情景再现,按照民国时期老安顺城区布局用微缩、抽象等手法呈现安顺近代市井风貌,用还原的手法再现老城故事,集中展现作品中描述的市井文化。通过发掘安顺传统美食,“一个人的安顺乡愁文化园”融合现代潮流,成为老少皆宜、极具体验感和互动性的“文化+美食”网红打卡旅游目的地。
餐饮工业化发展未来可期
要推动我市餐饮业进一步发展,工业化生产是一条必由之路。
为进一步着力整合、改造、提升现有主副食品加工和餐饮行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我市在经开区川渝工业园内打造中央厨房项目。该项目推行中央厨房统一采购、配送和标准化生产的模式,进一步丰富餐饮市场供应。该项目占地40亩,总投资2亿元,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项目着力将安顺特色小吃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加工生产,并创新沙县小吃模式,以“一个人的安顺”作为安顺小吃体验消费旗舰店,打响知名品牌,吸引商家加盟。打造“游在安顺、吃在安顺、居在安顺、乐在安顺”的快旅慢游环境,同时把安顺小吃推向全国。
中央厨房项目内部
贵州黄果树中央厨房运营总经理谭世兴说:“从规划、筹建、到试运行历时三个月,打造了以集团化采购、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操作、工厂化配送、专业化运营、智能化管理的6D助农中央厨房,将充满地域风味的安顺小吃做成旅游产品。”
经开区以省商务厅“三碗粉”产业战略为指导,拟在中央厨房的基础上致力打造贵州首个餐饮产业园区—贵州“三碗粉”产业园。规模化生产将有效辐射带动种养殖业、运输业、服务业,通过“合作社+农户”,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订单模式,引导合作社与 农户强化组织生产和利益联结,整合优化物流资源配置,精准对接农户与市场产业、生产端与消费端,开启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生鲜革命,实现了农业、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的一二三产 联动,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未来,我市餐饮业发展大有可为。(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肖劲松)
编辑 李芸
编审 李铠